马鹿草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马鹿草的概览。马鹿草又名芽勇,归类于傣药,为禾本科植物马唐的全草,可凉血止血,散瘀消肿,通气活血,镇心安神。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马鹿草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芽勇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马鹿草
- 类别: 傣药
- 民族药名: 芽勇
-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
- 药材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马唐的全草。
-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功效: 凉血止血,散瘀消肿,通气活血,镇心安神。
- 主治: 主治“把办哦勒”(外伤出血),“阻伤”(跌打损伤),“拢栽线栽歪,冒米想”(心慌心悸,乏力)。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Digitaria sanguinalis (L. )Scop.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马唐 Digitaria sanguinalis(L.) Scop. 一年生草本,高40~100cm。秆广展,分枝,下部节上生根。叶片线状披针形,长3~17cm,宽3~10mm,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近浑圆,两面疏生软毛或秃净;叶鞘疏松裹茎,疏生有疣基的软毛或无毛。总状花序3~10枚,长5~18cm,上部者互生或呈指状排列于茎顶,基部者近于轮生,穗轴宽约1mm,中肋白色,约占其宽的1/3;小穗披针形,长3~3.5mm,通常孪生,一具长柄,一柄极短;第1颖微小,钝三角形,长约0.2mm;第2颖长为小穗的1/2或3/4,边缘具纤毛;第1外稃与小穗等长,具明显的5~7脉,中部3脉明显。谷粒儿等长于小穗,色淡。花果期6~10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草地、荒野路旁。广布于我国南北各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鲜品随用随采,或切碎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