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千斤拔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大叶千斤拔的概览。大叶千斤拔又名嘎沙比龙,归类于傣药,为豆科植物大叶千斤拔的根,可补土健胃,消食化积,收敛止泻。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大叶千斤拔的基本信息,如基原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嘎沙比龙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Flemingia macrophylla (Willd.) Prain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大叶千斤拔 Flemingia macrophylla(Wall.)Merr. 直立半灌木,高1~3m。嫩枝密生黄色短柔毛。三出复叶,顶生小叶宽披针形,长6~20cm,宽2.5~9cm,先端渐尖,具短尖,基部圆楔形,是面几无毛,下面沿叶脉有黄色柔毛,基出脉3条,侧生小叶较小,偏斜,基出脉2条;1对辆有狭翅,有短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多而密,序轴及花梗均密生淡黄色短柔毛;等钟状,萼齿5,披针形,最下面一齿较长,外面有毛;花冠紫红色,长约1cm;子房有丝毛。荚果椭圆形,长约1.5cm,褐色,有短柔毛。种子1~2粒,球形,黑色。花期7~9月,边开花,边结果。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900~1700m的平坝、路旁、灌丛中。分布于福建、台湾、海南、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或随用随采。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根较粗壮,多有分枝,表面深红棕色,有稍突起的横长皮孔及细皱纹。质坚韧,不易折断。横切面皮部棕红色,木部宽广,淡黄白色,有细微的放射状纹理。气香,味微甘、涩。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