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斑鸠菊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大叶斑鸠菊的概览。大叶斑鸠菊又名当毫温,归类于傣药,为菊科植物大叶斑鸠菊的根、茎、叶,可利水化石,祛风止痛。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大叶斑鸠菊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当毫温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Vernonia volkameriifolia( Wall. )DC.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大叶斑鸠菊 Vernonia。volkameriifolia(Wall.) DC.又名:大叶鸡菊花(云南)。 小乔木,高5~8m。枝粗壮,圆柱形,被淡黄褐色绒毛。叶柄短宽,长10~18mm,基部常扩大成鞘状,密被绒毛,叶片倒卵形或倒卵状楔形,长15~40cm,宽4~15cm,先端短尖或钝,基部楔形,渐狭,边缘有波状疏粗齿或近全缘,表面无毛或仅中脉被疏柔毛,背面沿脉被柔毛,具腺点。头状花序直径5~8mm,在枝顶排成长20~30cm的复圆锥花序,序轴密被黄褐色绒毛;每头状花序具花10~12朵;总苞圆柱状狭钟形,总苞片约5层;花冠管状,淡红色或淡红紫色。瘦果长圆柱状,具10肋,肋间具腺或被微毛;冠毛淡白色或污白色,外层短,内层糙毛状。花果期10月至次年4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800~1600m的疏林灌草丛中。分布于贵州、广西、云南和西藏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用鲜品,随用随采。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木质茎含α一香树脂醇乙酸酯(α-amyrin ace-tate),羽扇豆醇乙酸酯(luPeol acetate),无羁萜酮(friedelin),表无羁萜醇(epifriedelinol),α一香树脂醇(α-amyrin),豆甾醇(stig-masterol)[1]。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