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黄麻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山黄麻的概览。山黄麻又名埋呼,归类于傣药,为榆科植物山黄麻的根、茎皮和叶,可清火解毒,止咳化痰,除风止痒。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山黄麻的基本信息,如基原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埋呼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Trema oricntalis (L.)B1.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山黄麻 Trema orientalis(L.) Bl.又名:银毛叶山黄麻《云南中药资源名录》。 落叶小乔木,高5~8m。当年枝密被白色柔毛,越年树枝光滑,灰褐色,有皮孔。叶互生,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6~18cm,宽4~6cm,先端长渐尖,基部心形或近截形,常偏斜;基部3出脉,侧出的1对达叶的中上部,边缘有小锯齿,上面有短硬毛而粗糙,下面密被银灰色或微带淡黄色绢质柔毛。聚伞花序成对腋生,花单性,花被片5;雄蕊5,与花被片对生;子房无毛,柱头2,被毛。核果卵圆形,长3~4mm,果柄长2~5mm。花期7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干燥疏林、密林中。分布于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叶多皱缩,展平后,完整者呈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6~18cm,先端长渐尖,基部心形或近截形,常稍斜,基部3出脉明显,边缘有小锯齿,上面有短硬毛而粗糙,下面密被淡黄色柔毛。质脆。气微,味涩。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