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礞石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金礞石的概览。金礞石又名罕列,归类于傣药,为变质岩类云母片岩的风化物蛭石片岩或水黑云母片岩的岩石,可除风通血止痛。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金礞石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罕列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金礞石
- 类别: 傣药
- 民族药名: 罕列
-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
- 药材来源: 为变质岩类云母片岩的风化物蛭石片岩或水黑云母片岩的岩石。
-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功效: 除风通血止痛。
- 主治: 主治“拢贺冒贸办”(头目昏眩),“勒约”(气血虚)。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
- 药物分类: 矿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1.蛭石片岩 Vermiculite Schist 主要由鳞片状矿物蛭石组成,次要矿物为水黑云母,含有少量普通角闪石、石英。鳞片细小,断面可见到层状,显微镜下薄片具明显定向排列。为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片岩颜色较淡,呈淡棕色或棕黄色。金黄色光泽。质较软,易碎,碎片主呈小鳞片状。 2.水黑云母片岩 Hydrobiotite SChiSt 主要由鳞片状矿物水黑云母组成,次要矿物为蛭石,含有少量普通角闪石、石英。为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片岩颜色较深,呈黄褐色或深铁黄色。金黄色或银白色光泽。体轻,质软,易碎,碎后如麦麸。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2.水黑云母片岩 Hydrobiotite SChiSt 分布于河南、陕西、山西、河北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采得后,拣净杂石及泥土。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本品为鳞片状集合体。呈不规则块状或碎片,碎片直径 0.1~0.8cm;块状者直径 2~10cm,厚0.6~1.5cm,无明显棱角。棕黄色或黄褐色,带有金黄色或银白色光泽。质脆,用手捻之,易碎成金黄色闪光小片。具滑腻感。气微,味淡。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 取本品碎片少量,置铁片上加热,即层裂或散裂,膨胀2~5倍,有的鳞片变成弯曲的蛭虫状;色泽变浅,重量减轻,可浮于水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