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奖军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大奖军的概览。大奖军又名彪蚌法,归类于傣药,为桔梗科植物密毛山梗菜的根和叶,可清热解毒,通气血,止痛,除风杀虫。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大奖军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彪蚌法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大奖军
- 类别: 傣药
- 民族药名: 彪蚌法
-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
- 药材来源: 为桔梗科植物密毛山梗菜的根和叶。
-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功效: 清热解毒,通气血,止痛,除风杀虫。
- 主治: 主治“拢达儿”(腮腺、颌下淋巴结肿痛),“兵洞烘洞飞暖”(皮肤病痒,斑疹,疥癣,湿疹),“兵洞飞暖龙”(疔疮痈疖脓肿),“拢梅兰申”(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痛,屈伸不利),“接腰”(腰痛),“接短短嘎,冒开亚毫”(腹痛腹胀,不思饮食),“唉习火”(咳喘)。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Lobelia clavata E. Wimm.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密毛山梗菜 Lobelia clavata E.Wimm.又名:白毛大将军《新华本草纲要》。 半灌木状草本,高1.5~2m。主根较粗壮。茎圆柱形,多分枝,密生毡毛。基生叶倒卵状椭圆形;茎生叶长圆状椭圆形,长15~25cm,宽3~5cm,先端锐尖,基部阔楔形至近圆形,边缘密生小齿和短睫毛,厚纸质。总状花序多个集成圆锥花序,花密集,偏向一侧;总苞片与叶同型们小,边缘有锯齿;苞片披针状条形,长1~1.5cm,被短的毡毛;花梗长5~8mm,小苞片常1枚,极小;花萼筒半球状,长约5mm,密被短毡毛,裂片被针状条形,长达15mm,全缘或有睫毛;花冠白色,K2~25cm,近二唇形,上唇裂片条形,约占花过长的2/3,下唇裂片卵状被针形,长相当于花冠长的1/3;雄蕊在基部以上连合成简,花药管长5~6mm,在花药连合线上密生长柔毛,下方 2个花药顶端生笔毛状髯毛。蒴果近球状或短长圆状,长6~9mm,宽5~7mm,密被短柔毛。花果期4~12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500~2000m的疏林下灌草丛中或路旁。分布于贵州、云南地区。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根,抖去泥土,用童便浸泡3d后取出,洗净切片,晒干;叶用鲜品。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崜凉。有大毒。入水、风塔。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根0.5~1g。外用:适量,鲜叶捣敷或煎水洗。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拢达儿”大将军根0.5g,七叶一枝花5g,甘草5g。煎汤内服。(勐腊县傣医波溜燕验方) 2.治“兵洞烘洞飞暖”,“兵洞飞暖龙”大将军鲜叶适量。煎水洗。 3.治“拢梅兰申”大将军鲜叶或根、小木通、漆藤、石菖蒲、腊肠树叶、蔓荆叶、云南五味子藤、苏木各100g。煎水熏洗患处。 4.治“接腰”大将军鲜叶适量。捣烂外敷患处。(2~4方出自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腊验方) 5.治“接短短嘎,冒开亚毫”大将军根0.5g,茴香豆蒄根30g,云南五味子藤30g。煎服。(景洪市名傣医康郎仑验方) 6.治“唉习火”大将军根30g。煎服。(德宏州傣医方克辉验方)
- 注意事项: 孕妇禁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