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风草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除风草的概览。除风草又名芽沙板,归类于傣药,为忍冬科植物陆英的根和叶,可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清热利尿。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除风草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芽沙板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除风草
- 类别: 傣药
- 民族药名: 芽沙板
-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
- 药材来源: 为忍冬科植物陆英的根和叶。
-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功效: 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清热利尿。
- 主治: 主治“拢梅兰申”(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痛,屈伸不利),“阻伤”(跌打损伤),“路哈”(骨折),“接腰贺号”(腰膝酸痛),“拢牛”(小便热涩疼痛)。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Sambucus chinensis Lind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陆英 Sambucus chlnensis Lindl.又名:蒴藋《别录》。 灌水状草木,高1~3m。根茎横走,圆柱形,多弯曲,黄白色,节膨大,上生须根。茎直立,多分枝,褐绿色,具纵棱7~8条,有白色发达的髓部,幼枝被柔毛,老枝无毛,节部淡红色。叶大对生,奇数现状复叶,小叶5~9片,小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长8~18cm,先端渐尖,基部偏斜阔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下面灰绿色,叶揉之有臭味。复伞形花序顶生,大而疏散,直径约30cm,总花梗基部托以叶状总苞片;杯形不育性花不脱落,能育性花小,白色;花萼5裂,裂片细小,三角形,下部愈合成钟状;花冠5裂,裂片椭圆形;雄蕊5,着生于花冠喉部,花丝短;雌蕊1,花柱短,柱头头状,或为3浅裂。浆果卵形,熟时红色或橙黄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500~2700m的林缘、林中空地。分布于我国中南、华东、西南及陕西、甘肃、西藏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用鲜品,随用随采。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