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花椒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野花椒的概览。野花椒又名麻献,归类于傣药,为芸香科植物香果花椒的果实,可通气除寒,解毒,消肿止痛。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野花椒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麻献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野花椒
- 类别: 傣药
- 民族药名: 麻献
-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德宏)
- 药材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香果花椒的果实。
-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功效: 通气除寒,解毒,消肿止痛。
- 主治: 主治“缅白贺”(毒虫咬伤),“达黑火”(蜈蚣咬伤),“拢习亨”(疥疮),“兵洞飞暖龙”(疔疮痈疖脓肿),“拢匹巴”(癫狂病)。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Zanthoxylum utile Huang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香果花椒 Zanthoxylum utile Huang 小乔木,高3~5m,胸径约6cm。枝具皮刺。奇数羽状复叶长50cm,叶柄长8~15cm,小叶片纸质,具短柄,长圆形或椭圆形,或为宽椭圆状长圆形,长12~15cm,宽5~7cm,表面深绿色,疏被微硬毛。圆锥花序,顶生,呈宽广的金字塔形,长达15cm,密被短的微硬毛,花梗长1~2mm,成熟的心皮2~3mm,稀为1或4数,长约4mm,密生腺点,干后紫褐色,极芳香。种子卵圆形,长3~3.2mm,黑色,发亮。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低山灌丛中。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