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翼藤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蝉翼藤的概览。蝉翼藤又名中腊安,归类于傣药,为远志科植物蝉翼藤的根、茎、叶,可调补气血,清火解毒,杀虫止痒。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蝉翼藤的基本信息,如基原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中腊安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蝉翼藤
- 类别: 傣药
- 民族药名: 中腊安
-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
- 药材来源: 为远志科植物蝉翼藤的根、茎、叶。
-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功效: 调补气血,清火解毒,杀虫止痒。
- 主治: 主治“割鲁了多温多约,冒米想”(产后体弱多病,乏力),“麻想兰”(缠腰火丹),“拢麻想多烘”(皮肤红疹瘙痒)。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Securidaca inappendiculata Hassk.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蝉翼藤 Securidaca inappendiculata Hassk. 攀缘灌木,长3~5m。小枝稍披紧贴的柔毛。单叶互生;薄革质或纸质;叶片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7~12 cm,宽2.5~5 cm,先端急尖,基部近圆形,全缘,两面无毛,或稍被紧贴的短伏毛,侧脉每边10~12条;叶柄长5~8 mm。圆锥花序顶生和腋生,长 10~15 cm,被淡黄褐色短伏毛;花小,玫瑰红色,长5~7mm;花梗比花长,花后更长;萼片5,外面3片小,近等大,长圆状卵形,内面2片大,椭圆形;花瓣3片,侧面2片倒三角形,基部与龙骨瓣合生,顶端截平,龙骨瓣近圆形,在顶部具鸡冠状突起;雄蕊 8,花丝于 2/3以下合生成鞘,并与花瓣贴生;子房近圆形,花柱偏于一侧,弯曲。翅果长7~9cm,果成熟时扁球形,径约1.5cm。种子卵形。花期5~8月,果期10~12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 500~1100 m的藤灌木群落、林缘。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