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蜕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蛇蜕的概览。蛇蜕又名哈哦,归类于傣药,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等多种蛇蜕下的干燥皮膜,可清火解毒,祛风杀虫止痒,消肿止痛。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蛇蜕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哈哦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蛇蜕
- 类别: 傣药
- 民族药名: 哈哦
-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
- 药材来源: 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等多种蛇蜕下的干燥皮膜。
-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功效: 清火解毒,祛风杀虫止痒,消肿止痛。
- 主治: 主治“拢沙龙接喉”(牙痛),“兵洞飞暖龙”(疔疮痈疖脓肿),“拢习哈习毫”(癣),“拢麻想多烘”(皮肤红疹瘙痒),“先哈满”(无名肿毒)。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Zaocys dhumnades (Cantor)
- 药物分类: 动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乌梢蛇 Zacoys dhumnades(Cantor)又名:乌蛇、乌花蛇、剑脊蛇、黑风蛇、黄风蛇、剑脊乌梢蛇《全国中草药汇编》。 体长一般 100~130 cm,长者可达 200 cm。体背呈青灰褐色,各鳞片的片缘黑褐色。背中央的2行鳞片呈黄色或黄褐色,其外侧的2行鳞片则呈黑色纵线。上唇及喉部淡黄色。腹鳞灰白色。其后半部则呈青灰色。从颈的后部起背中央有2~4行鳞片起棱,由2行渐次增至4行。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活于丘陵地带及田野间,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可收集,以3~4月间为多,拾取后抖去泥沙,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本品呈圆筒形,多压扁而皱缩,完整者形似蛇,长可达1m以上。背部银灰色或淡灰棕色,有光泽,鳞迹菱形或椭圆形,衔接处呈白色,略抽皱或四下;腹部乳白色或略显黄色,鳞迹长方形,呈覆瓦状排列。体轻,质微韧,手捏有润滑感和弹性,轻轻搓揉,沙沙作响。气微腥,味淡或微咸。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