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葱的概览。葱又名帕波,归类于傣药,为百合科植物葱的全草,可发汗消风,通气止痛,催乳利水,消肿止血,解毒止痒。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葱的基本信息,如基原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帕波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Allium fistulosum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葱 Allium fistulosum L.又名:(艹孔)、菜伯、鹿胎《纲目》。 二年生草本,高可达50cm。通常簇生,全株具辛辣味,折断后有辛味黏液。须根,白色。鳞茎圆柱形,先端稍肥大,鳞叶成层,白色,上具白色纵纹。叶基生,圆柱形,中空,长约45cm,径1.5~2cm,先端尖,绿色,具纵纹;叶鞘浅绿色。花茎单一,自叶丛抽出,中央部膨大,中空,绿色,亦有纵纹;伞形花序圆球状;总苞膜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被6,披针形,白色,外轮3枚较短小,内轮3枚较长大,花被片中央有一条纵脉;雄蕊6,花丝伸出,花药黄色,丁字着生;子房3室。蒴果三棱形。种子黑色,三角状半圆形。花期7~9月,果期8~10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鲜用,随用随采。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微辣,气香,性温。入风、火、水塔。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0~30g。外用:葱白适量,捣汁擦;或捣烂,煎饼热敷;或捣烂,加热包敷患处;或葱全草适量,切细炒热外敷。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兵哇嘎唉”葱白20g、鲜姜三片。煎服。(景洪市名傣医波波验方) 2.治“鲁旺囡朗滇冒章斤农”葱白适量,捣汁擦鼻孔处。(景洪市傣医康郎仑验方) 3.治“拢牛”葱白、田螺肉鲜品各适量,捣烂加热,包敷小腹部。(景洪市傣医波为三验方) 4.治“阻伤”葱适量,切细炒热,加少许松香,捣烂混匀热敷患处。(景洪市感医波温验方) 5.治“勒郎多”葱杆数根,将蚯蚓放入葱管内,用线扎紧管口,煎汤内服。(景洪市名傣医康郎仑验方) 6.治“兵洞烘洞飞暖”鲜白葱头30g,蜂蜜15g,鸡蛋1个(只用蛋清),米酒30ml。将鲜白葱头冲细与蜂蜜蛋清和米酒混匀备用。先用温开水洗患处,再用适量药液擦患处,每日3次。(《德宏傣药验方集(一)》)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鳞茎含黏液质(macilage),粗脂肪(crudefat),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粗纤维素(crude fiber),多糖类(polysaccharides),原果胶(protopectin).水溶性果胶(pec-tin)[1],维生素(vitamin)C,胡萝卜素(carotene)[2],维生素(vita-min)B1、B2、 A、 PP[3],草酸(oxaloic acid)[4],脂类(lipids),亚麻酸(linden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油酸(oleic acid),花生酸(arachldic acid)[5],泛醌一9(ubiquinone-9),泛醌一10[6],鳞茎所含挥发油中主要为大蒜辣素(allicin)[7],和二烯丙基硫醚(allyl suffide)[8]。 叶含草酸钙(calcium oxalate)[9]等。 全草含谷氨酸(glntamic acid),门冬酰胺(asparagine)等多种氨基酸[10]。
- 药理作用: 1.抗微生物作用 葱白对志贺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水浸液对许兰毛癣菌、奥杜盎小孢子菌等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1];挥发性成分对白喉杆菌、结核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均有抑制作用[2]。葱白研磨的滤液对阴道滴虫有杀灭作用[1]。 2.驱虫作用 葱白研磨的滤液有驱蟯虫作用[1]。 3.镇静、镇痛作用 小鼠灌服葱白煎剂能使自主活动减少,病阈值提高[3]。 4.其他作用 葱白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其黏液质有保护胃黏膜和皮肤的作用。所含挥发油及其中的某些成分由呼吸道、汗腺、泌尿道排出时,能轻微刺激这些管道分泌而呈现祛痰、发汗、利尿作用[1,4]。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