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叶槐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翅叶槐的概览。翅叶槐又名芽拉勐龙,归类于傣药,为豆科植物翅荚决明的叶和根,可清火解毒,杀虫止痒,消肿止痛。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翅叶槐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芽拉勐龙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翅叶槐
- 类别: 傣药
- 民族药名: 芽拉勐龙
-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
- 药材来源: 为豆科植物翅荚决明的叶和根。
-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功效: 清火解毒,杀虫止痒,消肿止痛。
- 主治: 主治“拢沙龙接火,说凤令兰”(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拢麻想多烘”(皮肤红疹瘙痒),“兵洞飞暖龙”(疔疮涌疖脓肿),“拢习亨,拢习哈习毫”(疥疮,癣),“路哈”(骨折)。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Cassia alata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翅荚决明 Cassia alata L. 灌木或小乔木。叶近于无柄,长30~60cm;小叶5~12对,长圆形,先端钝,长5~15cm,宽5~7cm,有细尖,硬革质,基部阔圆形,并在一边偏大,叶轴两边有狭翅。总状花序长15~30cm,生于茎顶;苞片大,三角形,膜质,早落;花瓣黄色,有很多明显的紫色脉纹;雄蕊极不相等,3枚退化,7枚发育。荚果长带状,开裂,每瓣纵贯中央各有一阔翅,无毛,长10~20cm,阔1.2~1.5cm。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原产美洲热带。我国广东、海南、云南等地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多用鲜品。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