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登木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美登木的概览。美登木又名埋叮嚷,归类于傣药,为卫矛科植物云南美登木的叶,可清火解毒,消肿止痛。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美登木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埋叮嚷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Maytenus hookeri Loesen.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云南美登木 Maytenus hookeri Loesen. 无刺灌木,高达4m;小枝无长、短枝的区别。叶宽椭圆形或倒卵形,长10~20cm,先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渐窄,边缘有极浅疏齿,叶脉两面突起;叶柄长5~10mm。圆锥聚伞花序2~7枝丛生,常无明显总花梗,每花序有3至多花;花白绿色,5数,径3~4mm;雄蕊5,生于花盘之下。蒴果倒卵形,长约1cm,直径约8mm,2~3室;种子每室1~2,长卵形棕色,基部有浅杯状淡黄色假种皮。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地丛林中及山谷密林中。分布于云南南部。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秋季来叶,切碎,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云南美登木茎含美登木素(maytansine),美登普林(maytanprine)[1,2],卫矛醇(dulcitol)及β-香树脂醇(β-amvrm)[2]。
- 药理作用: 1.抗癌作用 云南美登木甲醇部位对多发性骨髓瘤及淋巴肉瘤等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1]。细胞学研究证明,云南美登木的有效部分对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是使细胞抑制于分裂中期,不再继续分裂,最后崩解,与长春新碱的作用相似[1,2]。 2.毒性 云南美登木 WT7,部位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1.077土0.194mg/kg(95%可信度)。中毒小鼠开始为体重明显下降,毛蓬松,少动直至死亡。中毒死亡的小鼠尸解中发现脾脏明显缩小[1]。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