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脊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狗脊的概览。狗脊又名故满贺,归类于傣药,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的根茎,可除风解毒,收敛止痒,通血止痛。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狗脊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故满贺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狗脊
- 类别: 傣药
- 民族药名: 故满贺
- 民族药名出处: 《西双版纳傣药志》
- 药材来源: 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的根茎。
- 出处: 《中华本草》傣药卷
- 功效: 除风解毒,收敛止痒,通血止痛。
- 主治: 主治“兵洞烘洞飞暖”(皮肤瘙痒,斑疹,疥癣,湿疹),“拢梅兰申”(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拢习哈习毫”(癣)。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Cibotium barometz (L.) J. Sm.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金毛狗 Cibotium barometz(L,)J.Sinith 多年生树蕨,高达2.5~3m。根茎平卧,有时转为直立,短而粗壮,带木质,密被棕黄色带有金色光泽的长柔毛。叶多数,丛生成冠状,大形;叶柄粗壮,褐色,基部密被金黄色长柔毛和黄色狭长被针形鳞片;叶片卵圆形,肝可达2m,三回羽状分裂;下部羽片卵状披针形,长30~60cm,宽15~30cm,上部羽片逐渐短小,至顶部呈狭羽尾状;小羽片线状披针形,渐尖,羽状深裂至全裂,裂片密接,狭矩圆形或近于镰刀形,长0.5~1cm,宽2~4mm;亚革质,上面暗绿色,下面粉灰色,叶脉开放,不分枝。孢子囊群着生于边缘的侧脉顶上,略成短圆形,每裂片上2~12枚,囊群盖侧裂呈双唇状,棕褐色。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脚沟边,或林下阴处酸性土壤。分布我国西南、南部、东南及河南、湖北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秋末冬初地上部分枯萎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或削去细根、叶柄及黄色柔毛后,切片晒干者为生狗脊;如经蒸煮后,晒至六、七成平时,再切片晒干者为熟狗脊。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根茎呈不规则的长块状,长10~30cm,直径2~10cm。表面深棕色,残留金黄色绒毛;上面有数个红棕色的木质叶柄,下面残存黑色细根。质坚硬,不易折断。无臭,味淡、微涩。生狗脊片呈不规则长条形或圆形,长5~20cm,直径2~10cm,厚15~5mm;切面浅棕色,较平滑,近边缘1~4mm处有1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或条纹,边缘不整齐,偶有金黄色绒毛残留;质脆,易折断,有粉性。熟狗脊片呈黑棕色,质坚硬。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残存金黄色的非腺毛。其内有10条列棕黄色厚壁细胞,壁孔明显。木质部排列成环,由管胞组成,其内外均有韧皮部及内皮层。皮层及髓部均由薄壁细胞组成,细胞充满淀粉粒,有的含黄棕色物。
- 理化鉴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