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瓣无患子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毛瓣无患子的概览。毛瓣无患子又名麻沙,归类于傣药,为无患子科植物毛瓣无患子的根、果皮和嫩叶,可清火解毒,消肿止痛,杀虫止痒,凉血止血。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毛瓣无患子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麻沙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Sapindus rarak DC.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毛瓣无患子 Sapindus rarak DC. 落叶大乔木,高可达20m。树皮肤色。叶互生;偶数羽状复叶,小叶5~11对,通常薄纸质,光亮,长圆状披针形,长7~13cm,宽1.5~4.5cm,先端短尖或近渐尖,基部钝,全缘,上面深绿色,背面色淡,两面平滑无毛。圆锥花序顶生,花小,杂性异株;萼片5,花瓣4,外面被绒毛;花盘肥厚,半月形。果为核果状,圆球形,直径约2.5cm,果皮厚革质,暗红色或橙红色。种于圆球形,黑色。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500~1700m的季雨林坡地。分布于云南、台湾。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秋、冬季采收果皮和挖取根洗净,晒干备用;叶用鲜品。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