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南蛇藤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圆锥南蛇藤的概览。圆锥南蛇藤又名嘿麻电,归类于傣药,为卫矛科植物锥序南蛇膝的根、叶和果实,可清火解毒,止咳化痰,消肿止痛,收敛止泻,润肤。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圆锥南蛇藤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嘿麻电
- 分类: 傣药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Celastrus paniculatus Willd.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锥序南蛇藤 Celastrus paniculatus Willd.又名:滇南蛇藤《中国树木分类学》,灯油藤《云南中药资源名录》。 攀缘灌木,长可达10m。幼枝常被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约1.5cm;叶片椭圆形、宽椭圆形至圆形,先端突尖,基部钝或近圆形,长5~10cm,宽2.5~5cm,边缘有细锯齿,两面均无毛,侧脉明显,每边5~7条。圆锥状聚伞花序顶生,狭长圆形,花细小,绿白色,5数,雌雄异株;雄花的雄蕊着生于杯状花盘边缘,花丝细长,超出花瓣,退化子房短柱状;雌花有退化雄蕊,子房圆球状,林状花盘包围子房基部,但不与之合生,柱头3裂,先端再2浅裂。蒴果近球形,直径约1cm,3裂,每裂瓣有1~2粒种子。花果期6~10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200~1800m的林绿、灌木丛中。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和西藏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四季可采,根、叶洗净切片,晒干备用;秋季采果实,取油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涩,性凉。入水、风、土塔。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根20~30g;叶5~10g。外用:果油适量,擦患处。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拢牛”圆锥南蛇藤根20g,鸭嘴花根20g,倒心盾翅藤15g,鸭跖草10g。煎服。(勐腊县傣医波溜燕验方) 2.治“拢沙龙接火,唉”圆锥南蛇藤根30g,用火烤至半熟煎服。(景洪市名傣医康郎仑验方) 3.治“阻伤”,“拢梅兰申”圆锥南蛇藤果油、芝麻油、棉籽油、牛胆汁各适量,混匀外用揉擦。(勐海县傣医岩拉验方) 4.治“接短鲁短,拢蒙沙嘿”圆锥南蛇藤根20g、叶10g,鸡矢藤10g,嘉兰10g,木姜子10g。煎服。(景洪市傣医波的应验方) 5.治“丁么电,兵习毫”圆锥南蛇藤果油外擦。(景洪市名傣医康郎仑验方)
- 注意事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