鹫粪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鹫粪的概览。鹫粪又名腰勒音-巴斯,归类于蒙药,鹰科动物胡兀鹫的粪,可破痞,温中,消食,开欲,消肿。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鹫粪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腰勒音-巴斯
- 分类: 蒙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鹫粪
- 类别: 蒙药
- 民族药名: 腰勒音-巴斯
- 民族药名出处: 《无误蒙药鉴》
- 药材来源: 鹰科动物胡兀鹫的粪。
- 出处: 《中华本草》蒙药卷
- 功效: 破痞,温中,消食,开欲,消肿。
- 主治: 主治食痞消化不良,红肿,胃寒。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Gypaetus barbatus Linnaeus
- 药物分类: 动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胡兀鹫 Gypaetus barbatus Linnaeus 体长133cm,翅长83.5cm,尾长54cm。额及头顶覆以淡黄色或黄白色绒状羽,眼先及蜡膜生长有长而呈黑色的刚毛,曲向嘴端,眼先上方亦具有同样的刚毛,似眉毛状;在颏下与下嘴连接处亦有同样刚毛,成45°角向前下方;后头及耳羽呈淡乳黄色;多少杂有黑色羽;后颈、颈侧、颏的大部分以及喉、胸、腹、胫、跗趾的羽毛和尾下覆羽均为淡的乳黄白色,前胸及上脑略带褐色,并有黑色纵纹,特别是上胸形成宽而不完全的胸带。背、腹及屋上覆羽呈银灰色,基部白色,具黑色羽缘,轴斑白色。飞羽黑色,稍杂银灰色,羽轴似牙白色,覆羽和背同色,白色轴斑在羽端较宽,呈三角形屋羽银灰色,带有黑色,羽轴亦似象牙白色;尾形为较深的凹尾状。雌鸟形似雄鸟。胡兀鹫体色随年龄变异,可分成幼年、成年、老年三种体色类型;一般老年的头部羽色偏浅,是黄褐色至黄白色;年幼的头颈几黑色,上体黑褐色,区别甚大,往往误认为不同的种,实际上只是年龄之别而已。成年的羽色介于上两者之间。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栖息于高原地带,在青藏高原常见。一般停栖在山麓和山上比较高的石峰或树桩、电线杆上。分布于东北、华北及新疆甘肃、四川及青藏高原。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采得后除去杂质,晒干。
- 炮制方法: 取净鹫粪清炒或焖煅。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