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苞筋骨草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大苞筋骨草的概览。大苞筋骨草又名熟日布苏-乌布斯,归类于蒙药,为唇形科植物大苞筋骨草的带花全草,可杀黏,驱虫,消肿。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大苞筋骨草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熟日布苏-乌布斯
- 分类: 蒙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大苞筋骨草
- 类别: 蒙药
- 民族药名: 熟日布苏-乌布斯
- 民族药名出处: 《无误蒙药鉴》、《蒙药学》
- 药材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大苞筋骨草的带花全草。
- 出处: 《中华本草》蒙药卷
- 功效: 杀黏,驱虫,消肿。
- 主治: 主治各种黏虫病,关节疼痛,由协日乌素引起的关节肿痛,肿毒。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Ajuga lupulina Maxim.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大苞筋骨草Ajuga lupulina Maxim.又名:白苞筋骨草、忽布筋骨草。 多年生草本,高4~20cm。茎直立,四棱形,基部分枝,具短柔毛。叶对生,椭圆状披针形、矩圆形至倒披针形,长25~8cm,宽0.9~3cm,先端圆钝或尖,基部渐狭,全缘或具不整齐的钝齿,两面和边缘均被柔毛。穗状花序长3~11.5cm;苞片卵形至椭圆形,长约3.9cm,宽约2.7cm,先端渐尖;花萼近钟形,5齿裂,裂片近披针形,顶端渐尖,边缘具柔毛;花冠白色,二唇形,上唇小,2裂,下唇大,3裂,中裂片约等于侧裂片2倍,花冠简基部膝曲,长约1.2cm,宽约2.3mm,被柔毛;雄蕊4,二强,上面2枚与花冠的侧裂片等长,下面2枚超过它,着生于花冠筒中部以上,伸出花冠外,花丝长5~8mm,基部扁平,花药呈“丁”字着生;雌蕊1,花柱长约1.8cm,柱头2裂。小坚果,黑色,倒卵状椭圆形,具网状皱纹和微毛。种子卵形,黑褐色。花期7~9月,果期8~10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田边地埂、河谷及荒野阴湿处。分布于河北、山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7~8月采,除去杂质,晾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根细而多,类白色或淡黄色;易折断,断面不平整。茎四棱形,扭曲,长18~25cm,沿棱及节上有白色长柔毛,断面中央有一小圆孔。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针状长圆形,长5~12cm,宽1.8~3cm,先端钝圆,基部楔形,下延,几全缘或有疏波状齿;叶柄具狭翅,基部抱茎。轮伞花序腋生,苞状,淡黄色或黄白色,卵形或阔卵形,全线,两面有长柔毛;花梗短,有长柔毛,花萼漏斗状,齿线具缘毛,花冠唇形,类白色或淡黄色,具紫色斑纹,外面有疏柔毛,内面有毛环。小坚果倒卵状三棱形,背面有网状皱纹,果脐几占腹面之半。气清香,味苦。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