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沉香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山沉香的概览。山沉香又名阿拉嘎-阿嘎如,归类于蒙药,为木樨科植物贺兰山丁香的茎及根,可抑赫依,清热,止痛,利呼吸。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山沉香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药物运用......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阿拉嘎-阿嘎如
- 分类: 蒙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山沉香
- 类别: 蒙药
- 民族药名: 阿拉嘎-阿嘎如
- 民族药名出处: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
- 药材来源: 为木樨科植物贺兰山丁香的茎及根。
- 出处: 《中华本草》蒙药卷
- 功效: 抑赫依,清热,止痛,利呼吸。
- 主治: 主治胸刺痛,心烦,心悸,昏迷,失眠,赫依性心激荡,赫依性心刺痛,血性刺痛,赫依血相搏胸闷,气急,主脉赫依病。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Syringa pinnatifolia Hemsl. var.alashanensis Ma et S. Q. Zhou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贺兰山丁香Syringa pinnatifolia Hemsl. var. alashanensis Ma et S.Q.Zhou 落叶灌木,高可达3m。树皮薄纸质片状剥裂,内皮紫褐色,老枝黑褐色。羽状复叶,长3~16cm,小叶5~7,短圆形或矩圆状卵形,稀倒卵形或狭卵形,长0.8~2cm,宽0.5~1cm,先端通常钝圆,或有一小刺尖,稀渐尖,基部多偏斜,一侧下延,全缘,两面光滑无毛;近无柄。花序侧生,出自去年枝的叶腋,长2~4cm,光滑无毛。蒴果披针状矩圆形,先端尖,长1~1.5cm。花期5~6月,果期6~9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地杂木林及灌木丛中。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秋、冬季采集根及主茎,削去外皮细枝、侧根,阴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呈圆柱形,略弯曲或扭曲,偶见分枝。长30~40cm,直径2~3.5cm。表面光滑,但不平,有刀痕,纵裂纹及刀削凹槽,紫色或紫褐色,并有黄白色部分相间。断面为黄白色和紫褐色相间的环纹。体重质坚,沉水,不易折断。气微香,味淡。 以紫褐色、沉水者为佳。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