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犀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草木犀的概览。草木犀又名札日图-呼吉,归类于蒙药,为豆科植物草木犀的地上部分,可清陈热,杀黏,解毒。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草木犀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札日图-呼吉
- 分类: 蒙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草木犀
- 类别: 蒙药
- 民族药名: 札日图-呼吉
- 民族药名出处: 《无误蒙药鉴》、《种子植物图鉴》
- 药材来源: 为豆科植物草木犀的地上部分。
- 出处: 《中华本草》蒙药卷
- 功效: 清陈热,杀黏,解毒。
- 主治: 主治虫、蛇咬伤,食物中毒,咽喉肿病,陈热症。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Melilotus suaveolens Ledeb.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草木犀 Mililotus suaveolens Ledeb.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60~120cm。茎直立,多分枝。三出羽状复叶,互生;小叶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10~15mm,宽约5mm,基部楔形,先端钝,边缘有不整齐的疏锯齿;总叶轴长1~2cm;托叶线形,长约5mm。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长而纤细,具多数花;花小,长3~4mm,具苞片与短梗;萼钟状,5裂;花冠蝶形,黄色,旗瓣长椭圆形,长于翼瓣,翼瓣钝形;雄蕊10,9枚联合;雌蕊1。荚果倒卵形,下垂,具网纹,无毛。种子单一。花期5~7月,果期8~9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沙丘、山坡、草原、海边。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四川、云南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花期割取地上部分,除去杂质,阴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全草含挥发油及香豆精(coumarin)[1]。
- 药理作用: 草木犀有抗疟作用,能使疟原虫形态破坏、死亡,使感染鸡疟的红细胞数减少或消失[1]。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608 药理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25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