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乌叶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草乌叶的概览。草乌叶又名泵阿音-那布其,归类于蒙药,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的叶,可杀黏,消炎,清热,止痛。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草乌叶的基本信息,如基原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泵阿音-那布其
- 分类: 蒙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草乌叶
- 类别: 蒙药
- 民族药名: 泵阿音-那布其
- 民族药名出处: 《认药白晶鉴》、《无误蒙药鉴》
- 药材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的叶。
- 出处: 《中华本草》蒙药卷
- 功效: 杀黏,消炎,清热,止痛。
- 主治: 主治黏性刺痛,肠刺痛,瘟疫,麻疹,亚玛病,白喉,炭疽,泄泻腹痛。 《蒙药学》:“杀黏,清热,止痛。”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参见“草乌”条。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季开花前采收,晾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辛、涩,性平。有小毒。
-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入丸、散。
- 考证: 本品载于《无误蒙药鉴》。内称:“四月所采的草乌叶为阿尔山-那布其。”据文献记载及蒙医沿用经验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阿尔山-那布其即泵阿音-那布其(草乌叶)。
- 制剂: /
- 选方: 1.治肠刺痛,泄泻腹痛 止泻子30g,木鳖子(制)、查干泵嘎各25g,木通、香附各20g,丹参15g,熊胆、草乌叶、拳参、翠雀花、蜀葵各5g。制成散剂。每次1.5~3g,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蒙医药方汇编》十一味熊胆散) 2.治黏热,协日热,时疫 漏芦花9.5g,多叶棘豆、查干泵嘎各6.5g,草乌叶、角茴香各12g,檀香、天竹黄或石灰华、红花各5g,黑云香、五灵脂各8.5g,麝香3.5g,牛黄4g。制成水丸。每次1~3g,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十二味漏芦花丸)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草乌叶含生物碱,其主要成分为乌头碱。另含酚性成分、糖和多糖[1]。
-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 在大鼠后爪甲醛性炎症实验中,50%草乌叶煎剂第6h至第5d有较显著的抗炎作用,消肿率可达20%左右;0.05%草乌叶总碱至第4h,即开始有非常显著的抗炎作用,消肿率可达3.5%左右。在实验中也发现草乌叶制剂有使大鼠食欲增加,健康活泼,体重增加的现象。其中草乌叶总碱最显著[1]。 2.镇痛作用2.5%草乌叶煎剂对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运动”产生相当显著的抑制作用。2.5mg/kg的草乌叶总生物碱也产生几乎相同的作用[1]。 3.毒性20%、50%草乌叶煎剂给小鼠灌胃,以草乌最大剂量高达15mg/kg,未见毒性反应,可使动物食欲和体重增加。草乌叶总碱小鼠灌胃的LD50为15mg/kg[1]。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等.中国民族药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366 药理 (1)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等.中国民族药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3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