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毛棘豆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硬毛棘豆的概览。硬毛棘豆又名淑润-奥日道扎,归类于蒙药,为豆科植物硬毛棘豆的地上部分,可杀黏,清热,燥协日乌素,愈伤,生肌,止血,消肿。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硬毛棘豆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药物运用......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淑润-奥日道扎
- 分类: 蒙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硬毛棘豆
- 类别: 蒙药
- 民族药名: 淑润-奥日道扎
- 民族药名出处: 《无误蒙药鉴》、《认药白晶鉴》
- 药材来源: 为豆科植物硬毛棘豆的地上部分。
- 出处: 《中华本草》蒙药卷
- 功效: 杀黏,清热,燥协日乌素,愈伤,生肌,止血,消肿。
- 主治: 主治黏疾,脉伤,新旧创伤,陶赖,赫如虎,协日乌素症,诸出血症。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Oxytropis hirta Bunge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硬毛棘豆 Oxytropis hirta Bunge 多年生草本,高20~40cm,全株被长硬毛。叶基生,单数羽状复叶,长15~25cm;叶轴粗壮;托叶披针形,与叶柄基部合生,上部分离,膜质,密生长硬毛;小叶5~19,对生或近对生,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1.5~5cm,先端锐尖或稍钝,基部圆形,上面无毛或近无毛,下面和边缘疏生长毛。总状花序呈长穗状,长5~15cm,花多而密,总花梗粗壮,通常显著比叶长;花黄白色,少蓝紫色,长15~18mm;苞片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比萼长或近等大;花梗极短或近无梗;花萼筒状或近于简状钟形,长10~13mm,宽3.5mm,密被毛,萼齿条形,与萼筒等长或稍短;旗瓣椭圆形,顶端近圆形,基部渐狭成爪,翼瓣与旗瓣近等长或稍短,龙骨瓣较短,顶端具喙,喙长1~3mm;子房密被白毛。荚果藏于萼内,长卵形,长约12mm,宽约4.5mm,密被长毛,具假隔膜,为不完全2室,顶端具短喙。花期6~7月,果期7~8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常伴生于森林草原及草原带的山地杂类草原和草甸草原群落中。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地区。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季开花时割取地上部分,除去杂质,阴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甘,性凉。效钝、轻、糙。
- 用法用量: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 考证: 本品载于《认药白晶鉴》。《认药白晶鉴》称:“达格沙生于山麓……茎叶黄绿色,叶比前种(指多叶棘豆)少而果荚大,味浓。”《无误蒙药鉴》该条项下附植物形态图1幅。据上述植物生境、形态及附图特征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哈日-达格沙即淑润-奥日道扎(硬毛棘豆)。
- 制剂: /
- 选方: 治关节协日乌素,局部肿痛 水银(制)、硫黄(制)各30g,藜芦(制)、狠毒(制)、硬毛棘豆、蓝刺头、石菖蒲各15g。制成丸剂。每次1.5~3g,每日1次,晚睡前温开水送服。孕妇禁服,年迈体弱者慎用。(《内蒙古蒙成药标准》七味水银丸)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