砾玄参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砾玄参的概览。砾玄参又名海口音-哈日-敖日浩岱,归类于蒙药,为玄参科植物砾玄参的全草,可清热解毒,表疹,通脉。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砾玄参的基本信息,如基原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海口音-哈日-敖日浩岱
- 分类: 蒙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砾玄参
- 类别: 蒙药
- 民族药名: 海口音-哈日-敖日浩岱
- 民族药名出处: 《认药白晶鉴》、《无误蒙药鉴》
- 药材来源: 为玄参科植物砾玄参的全草。
- 出处: 《中华本草》蒙药卷
- 功效: 清热解毒,表疹,通脉。
- 主治: 主治麻疹,斑疹,内热症。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Scrophularia incisa Weinm.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砾玄参 Scrophularia incisa weinm. 多年生草本,全体被短腺毛。根常粗壮,本质,栓皮常剥裂,紫褐色。茎直立或斜升,多条丛生,高20~50cm,基部木质化,带褐紫色,有棱。叶对生,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0.8~3cm,宽0.3~1.3cm,先端钝或尖,边缘具不规则尖齿或粗齿,基部楔形,下延成柄状,柄短。聚伞圆锥花序顶生,狭长,小聚伞有花1~7朵;花萼5深裂,长约1.5mm,裂片卵圆形,具白色膜质的狭边;花冠玫瑰红色至深紫色,长约5mm,花冠筒球状筒形,长约为花冠之半,上唇2裂,裂片顶端圆形,边缘波状,下唇3裂,裂片宽,带绿色,顶端平截;雄蕊比花冠长或短,花丝粗壮,下部渐细,黄色,密被短腺毛,花药紫色,肾形,无毛,略宽于花丝,呈头状,退化雄蕊条状矩圆形至披针状条形;花柱细,无毛,柱头头状,特小,与花柱等粗,微2裂。蒴果球形,径5~6mm,无毛,顶端尖;种子多数,狭卵形,长约1.5mm,宽约0.5mm,黑褐色,表面粗糙,具小突起。花期6~7月,果期7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砂砾石质地及山地岩石处。分布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包头市、阿拉善盟及宁夏、甘肃、青海等地区。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阴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性凉。效轻、钝、柔。
- 用法用量: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 考证: 本品载于《认药白晶鉴》。《认药白晶鉴》称:“茎粗细不一,生态似锦鸡儿,褐黑色;叶柄细,具刺,蓬松,花小,黄色,种子粗糙,红褐色,味甘,干时开裂者为上品。下品生于砾石质地,棕色,种子类似花椒,花黄色,有花椒味。”《无误蒙药鉴》所载内容基本同上,并附植物形态图1幅。上述植物特征与蒙医所使用的砾玄参之特征相符,故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叶日兴即海口音-哈日-敖日浩岱(砾玄参)。
- 制剂: /
- 选方: 治内热症 白硇砂、海金沙、方海、苏格木勒、蒺藜(制)、砾玄参、胡椒、狠毒(制)备等量。制成散剂。每次1.5~3g,每日1次,晚临睡前温开水送服。(《百验宝珠》八味狠毒散)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