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齿草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疗齿草的概览。疗齿草又名宝如-巴沙嘎,归类于蒙药,为玄参科植物疗齿草的全草,可清血热,止刺痛,解毒。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疗齿草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宝如-巴沙嘎
- 分类: 蒙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疗齿草
- 类别: 蒙药
- 民族药名: 宝如-巴沙嘎
- 民族药名出处: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内蒙古植物志》
- 药材来源: 为玄参科植物疗齿草的全草。
- 出处: 《中华本草》蒙药卷
- 功效: 清血热,止刺痛,解毒。
- 主治: 主治血热,血、协日热,血刺痛,偏头痛,痧症,肝热,包加相搏,产褥热。 1.《论说医典》:“清血热。” 2.《认药白晶鉴》:“止刺痛,解疫毒,清血热。”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Odontites serotina (Lam. ) Dum.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疗齿草 Odontites serotina(Lam.)Dum. 一年生草本,全株被贴伏而倒生的白色细硬毛。茎上部四棱形,高10~40cm,常在中上部分枝。叶对生,有时上部的互生,无柄,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长1~3cm,宽达5mm,先端渐尖,边缘疏生锯齿。总状花序顶生,苞片叶状;花梗极短,长约1mm;花萼钟状,长4~7mm,4等裂,裂片狭三角形,长2~3mm,被细硬毛;花冠紫红色,长8~10mm,外面被白色柔毛,上唇直立,略呈盔状,先端微凹或2浅裂,下唇开展,3裂,裂片倒卵形,中裂片先端微凹,两侧裂片全裂;雄蕊与上唇略等长,花药箭形,药室下面延成短芒。蒴果短圆形,长5~7mm,宽2~3mm,略扁,顶端微凹,扁侧面各有1条纵沟,被细硬毛;种子多数,卵形,长约1.8mm,宽约0.8mm,褐色,有数条纵的狭翅。花期7~8月,果期8~9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低湿草甸及水边。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及华北、西北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带花全草,除去杂质,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全草含生物碱[1]。花含环烯醚萜苷:桃叶珊瑚苷(aucubin),梓醇衍生物(catapol derivatives),5-对-香豆酰基桃叶珊瑚苷(5-p-coumaroyl aucubin)即齿叶草苷(odonto-side),脂酰基环烯醚萜苷(acyliridoids);黄酮类:芹菜素(aPigg-nin),木犀草素(Luteolin),金圣草黄素(chrvsoeriol)及小麦黄素糖苷(tricin glycosides);望所含环烯醚萜苷的数量及含量均较花低[2]。地下部分含桃叶珊瑚苷及齿叶草苷[3]。
- 药理作用: 全草所含桃叶珊瑚苷对小鼠有泻下作用,服后6h起效[1],并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2]。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 Platonova T F,et a1.C A,1965,62:1968c (2)Degot A V,et a1.C A,1986,104:165382e (3)Degot A V,et a1.C A,1971,75:132951u 药理 (1)Inouye H,et a1.Planta med,1974,25(3):285 (2)国家医药管理局中草药情报中心站.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