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枣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海枣的概览。海枣又名巴日高,归类于蒙药,为棕榈科植物海枣的果实,可益气补虚,消食除痰。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海枣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巴日高
- 分类: 蒙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海枣
- 类别: 蒙药
- 民族药名: 巴日高
- 民族药名出处: 《认药白晶鉴》、《无误蒙药鉴》
- 药材来源: 为棕榈科植物海枣的果实。
- 出处: 《中华本草》蒙药卷
- 功效: 益气补虚,消食除痰。
- 主治: 主治气虚赢弱,食积不化,咳嗽有痰。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Phoenix dactylifera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海枣 Phoenix dactylifera L. 常绿大乔木,高达35m。茎具宿存的叶柄基部,上部的叶斜升,下部的叶下垂,形成1个较稀疏的头状树冠。叶长达6m;叶片羽状全裂,羽片线状披针形,长18~40cm,先端短渐尖,灰绿色,具明显的龙骨突起,2或3片聚生,被毛,下部的羽片变成长而硬的针刺状。花雌雄异株;为密集的圆锥花序,佛焰苞长,大而肥厚;雄花:花萼杯状,光瑞具3钝齿花瓣3,斜卵形,雄蕊6;雌花:花萼与雄花相似,但花后增大,短于花冠1~2倍,花瓣圆形,退化雄蕊6,呈鳞片状,心皮3,分离。果实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3.5~6.5cm,成熟时深橙黄色,果肉肥厚。种子颗,扁平,两端锐尖,腹面具纵为。花期3~4月,果期9~10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原产于西亚和北非洲。我国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有引种栽培。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9~10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加工后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果实长椭圆形,长3~6cm,形如枣样,纵剖后见中央具一核,上具深纵沟。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本品含蛋白质(protein),脂肪(fat),多糖(polysaccharose),果糖,葡萄糖,蔗糖[1]。黄酮硫酸酯类成分:木犀草素硫酸酯(luteoli sulfate),金圣草(黄)素-7-葡萄糖苷硫酸酯(chrysoerlol-7-glucoside sulfate),槲皮素-3-葡萄糖硫酸酯(quercetin-3-glucoslde sulfate),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二硫酸酯(luteolin-7-glucoside disulfate)等。黄酮类有:金圣草(黄)素-7-葡萄糖苷(chrysoeriol-7-glucoside),木犀草素-7-芸香糖苷(lute-olin-7-rutinoside)等[2]。还含有机酸类:酚酸(pheflolic acid),没食子酸(gallic acid),丁香酸(sgringic acid),香草酸(vanillic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等[3]。另含少量钾、钠、钙、磷、铁、铜、锌、镁等元素[4]。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 Mizuno T,et a1.C A,1959,53:7328g(2)Ferreres F,et a1.C A,1989,111:20859a(3)Regnault-Roger C,et a1.C A,1987,107:132721y(4)Maier V P,et a1.C A,1966,64:1268f(5)Sawaya W N,et a1.C A,1983,99:36032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