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贼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木贼的概览。木贼又名奥尼苏-乌布斯,归类于蒙药,为木贼科植物木贼的全草,可疗伤,明目,干脓,燥协日乌素。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木贼的基本信息,如基原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奥尼苏-乌布斯
- 分类: 蒙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木贼
- 类别: 蒙药
- 民族药名: 奥尼苏-乌布斯
- 民族药名出处: 《无误蒙药鉴》、《智慧之鉴》
- 药材来源: 为木贼科植物木贼的全草。
- 出处: 《中华本草》蒙药卷
- 功效: 疗伤,明目,干脓,燥协日乌素。
- 主治: 主治创伤化脓,骨折,目赤,眼睑干性糜烂,视物模糊,昏(目蒙)症。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Equisetum hyemale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木贼 Equisetum hiemale L. 多年生草本。高50cm以上。根茎粗,黑色,匍匐,节上长出密集成轮生的黑褐色根。茎丛生,坚硬,直立不分枝,圆筒形,直径4~8mm,有关节状节,节间中空,茎表面有20~30条纵肋棱,每棱有两列小疣状突起。叶退化成鳞片状,基部合生成简状的鞘,鞘长6~10mm,基部有一暗圈,上部淡灰色,先端有多数棕褐色细齿状裂片,裂片披针状锥形,先端长,锐尖,背部中央有一钱沟,裂片早落,仅在茎先端及幼茎上者不脱落。孢子囊穗生于茎项,长圆锥形,长1~1.5cm,先端具暗褐色的小尖头,由许多轮状排列的六角形盾状孢子叶构成,沿孢子叶的边缘生数个孢子囊,孢子囊大形。孢子多数,同形,圆球形,有2条丝状弹丝,“十”字形着生,卷绕在孢子上,遇水即弹开,以便繁殖。孢子囊穗6~8月间抽出。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坡林下阴湿处、河岸湿地、溪边,喜阴湿的环境,有时也生于杂草地、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安徽、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按粗细扎成小相,阴干或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含挥发性成分:琥珀酸(succinic acid),延胡索酸(fumaric acid),戊二酸甲酯(glutarlc acid methyl ester),对羟基苯甲酸(p-hvdroxvbenzo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等[发]。黄酮类成分:含0.1%,包括山柰酚(kaemPferol)及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3,7-双葡萄糖苷(kaempferol-3,7-dlglucoslde),草棉苷(herbacetrin)等[2]。还含有犬问荆碱(palustrine),二甲砜(dimethyl sulfone),胸腺嘧啶(thymine)等[3]。
-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的作用 木贼醇提取物给麻醉猫腹腔注射有持久性的降压作用;给豚鼠离体心脏灌流,使冠脉流量显著增加[1]。 2.镇静、抗惊厥作用 木贼醇提取物给小鼠灌胃,能明显增强戊巴比妥钠的中枢抑制作用[1],并能对抗成四氮引起的小鼠惊厥[2]。 3.降血脂作用 木贼水煎剂灌胃,能显著降低高脂饲料升高的大鼠血清思胆固醇、三酰甘油,对实验性高脂血症有预防作用[3]。 4.抑制血小板聚集 木贼所含阿魏酸钠静注能分别抑制ADP和胶原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4]。 5.抑菌、抗病毒作用 木贼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5]。对牛痘和腺病毒、流感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6]。 6.其他作用 木贼提取物对鼠疟模型有一定抑制作用[7];能明显延长牛凝血酶凝集人体纤维蛋白原的时间,有明显的抗凝作用[8]。木贼所含硅酸盐和鞣均有收敛作用[9]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魏莉.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1,(3):78 (2)周荣汉,等.中药通报,1985,1O(3):99 (3)Hegnauer R.Chemotoxonmie der Pfanzen,1962,(1):251 药理 (1)张世芳,等.湖北中医杂志,198O,(5):52 (2)刘国卿,等.中草药通讯,1974,(5):33 (3)徐朝峰,等.中国中药杂志,1993,18(1):52 (4)尹钟珠,等.药学学报,1980,15(6):321 (5)零陵地区卫生防疫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