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萼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木棉花萼的概览。木棉花萼又名毛敦-胡泵音-杜格梯,归类于蒙药,为木棉科植物木棉的花萼,可清热,止血,燥脓。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木棉花萼的基本信息,如基原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毛敦-胡泵音-杜格梯
- 分类: 蒙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木棉花萼
- 类别: 蒙药
- 民族药名: 毛敦-胡泵音-杜格梯
- 民族药名出处: 《无误蒙药鉴》、《认药白晶鉴》
- 药材来源: 为木棉科植物木棉的花萼。
- 出处: 《中华本草》蒙药卷
- 功效: 清热,止血,燥脓。
- 主治: 主治气喘,胸闷,咳黄色痰,胸部刺痛,陈旧性创疡,出血,鼻衄,经血淋漓。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Bombax malabaricum DC.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参见“木棉花瓣”条。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3月采收花蕾或花萼,晒干或烘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甘、涩,性凉。效钝。
- 用法用量: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 考证: 本品载于《认药白晶鉴》。《认药白晶鉴》称:“有人说生长之地不同有三种。但目前认为一朵花不同部位可作三种药。茎、叶形如核桃树的陆兴树。”《无误蒙药鉴》载:“本品产于门隅。树似核桃树,果柄有刺,花蕾同向一侧……花蕾开裂干后如同铜荷包,称布斯巴格斯尔或那嘎布斯巴……”据上述记载及蒙医沿用经验,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布斯巴格斯尔即毛敦-胡泵音-杜格梯(木棉花萼)。
- 制剂: /
- 选方: 治产后脏腑生热,腰腿热痛,阴道灼热 檀香15g,紫檀香、木通、木棉花瓣、木棉花萼、木棉花蕊、干姜、甘松、木鳖子(制)、木瓜、诃子、川楝子、栀子、菱角、黄精、白龙昌菜各5g,胡黄连、角茴香各10g,连翘、天门冬各8g,肉豆蔻25g。制成散剂。每次1.5~3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蒙医成方选》兴朱德-尼日吉格)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花萼含水分85.66%,蛋白质1.38%,碳水化合物11.95%,灰分1.09%,总醚抽出物0.44%,不挥发的醚抽出0.18%[1]。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3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