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羊血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岩羊血的概览。岩羊血又名阳格日-伊麻音-赤素,归类于蒙药,为牛科动物岩羊的血,可愈伤,止血。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岩羊血的基本信息,如基原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阳格日-伊麻音-赤素
- 分类: 蒙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岩羊血
- 类别: 蒙药
- 民族药名: 阳格日-伊麻音-赤素
- 民族药名出处: 《无误蒙药鉴》
- 药材来源: 为牛科动物岩羊的血。
- 出处: 《中华本草》蒙药卷
- 功效: 愈伤,止血。
- 主治: 主治各种出血,骨伤。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Pseudois nayaur ( Hodgson)
- 药物分类: 动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岩羊 Pseudoisnaxaur(Hodgson) 与绵羊颇相似,体型中等,成体重约50kg。头狭长,耳小,颏下无须。尾较长。全身的毛长度相似。无眶下腺,但该部位的毛较稀疏而近乎裸露。足腺及鼠蹊腺不发达,或仅小兽有之,乳头2对,位于鼠蹊部。体背毛色棕黄或灰褐色、腹面和四肢内侧均为白色,背腹间有明显的黑色条纹。角相当粗大,但不长,角基始向外分歧而不往高生长,角尖略微偏向上方,角弯度不大,最长约60cm。雌兽角短小。角表面光滑,角尖端部之内侧有极微的小棱,但不形成环棱。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多栖息于山峦起伏及开阔的山谷草地。分布于内蒙古、甘肃、陕西、宁夏、青海、四川、西藏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捕杀后采血放置器皿中,置通风干燥处阴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