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灵脂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五灵脂的概览。五灵脂又名哈敦-海鲁莫勒,归类于蒙药,为鼯鼠科动物复齿鼯鼠的粪便,可清热,调元,止痛,清腺肿,利尿,燥协日乌素。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五灵脂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药物运用......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哈敦-海鲁莫勒
- 分类: 蒙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五灵脂
- 类别: 蒙药
- 民族药名: 哈敦-海鲁莫勒
- 民族药名出处: 《论说医典》、《认药白晶鉴》
- 药材来源: 为鼯鼠科动物复齿鼯鼠的粪便。
- 出处: 《中华本草》蒙药卷
- 功效: 清热,调元,止痛,清腺肿,利尿,燥协日乌素。
- 主治: 主治肝胆热,胃热肾热,腹泻,陶赖,协日乌素病,淋巴腺肿,慢性肝病。 1.《无误蒙药鉴》:“祛肝脏陈热,祛胃、肾热。” 2.《认药白晶鉴》:“清胃热、肝热、紧热、滋补。”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Trogopterus xanthipes (Milne-Edwards)
- 药物分类: 动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复西鼯鼠 Trogopterus xanthipos Milne-Ed-wards 全长约54cm,耳郭发达,无束毛。后肢长于前肢,均有钩爪;肢间有飞膜。头部耳前侧有橘黄色斑点;背毛基部淡灰黑色,上部淡黄色,尖端黑色;颈背部黄色较背部明显。腹毛灰白色,具淡橙色毛尖。飞膜色与腹面相同,惟边缘为灰白色,可清楚的看出背腹的分界。尾背面色与体背面近似,但较浅,尾端黑色,连成一纵纹,直至尾端。前后足背面为橙黄色,但后足杂有灰黑色。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栖息于长柏树的山地。筑窝于岩石陡壁上的石洞或岩缝中。分布于河北、山西、甘肃、青海、云南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但以春、秋季为多,春季采收者质佳。采得后,拣净砂石、泥土等杂质,按形状分为“灵脂块”和“灵脂米”两类。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1)灵脂块 呈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表面黑棕色、红棕色或灰棕色。凹凸不平,有油润性光泽,黏附的颗粒呈长椭圆形,表面常裂碎,显纤维性。质硬。断面黄棕色或棕褐色,不平坦,有的可见颗粒,间或有黄棕色树脂状物质。气腥臭。 (2)灵脂米 为长椭圆形颗粒,长5~15mm,直径3,~6mm。表面黑棕色、红棕色或灰棕色,较平滑或微粗糙,常可见淡黄色的纤维残痕,有的略具光泽。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黄绿色或褐色,不平坦,纤维性。气微,味苦、微咸。 以纯净、有光泽、体轻、断面黄绿者为佳。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微咸,性原。效锐。
- 用法用量: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 考证: 本品载于《论说医典》。《论说医典》称:“巴日格顺为岩洞或岩缝中溶化沥出的糖状物。”《认药白晶鉴》称:“岩石晒热后沥出的糖或紫草茸溶液状物质。所产岩石的不同可分金、银、铜、铁、锡、铅沥青等六种或铅沥青、锡沥青并为数一,可分5种。有人曰:巴日格顺为栖息于产石沥青处的鼠类动物鼯鼠的粪。鼯鼠为栖息在深山野林,腋下具皮翼状物,型体大小如兔的一种动物……耳、目黄色、吃食石沥青。”上述文献所载5种石沥青属何物至今未得到澄清。蒙医普遍沿用五灵脂为巴日格顺。
- 制剂: /
- 选方: 1.治胃胸积热,宿食不消,肝胆热症,黄疸 金色诃子40g,全石榴10g、木鳖子(制)4g,五灵脂11g ,黑冰片31g。制成散剂。每次1.5~3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蒙医药选编》五味金色诃子散) 2.治肝区痛,肝肿大,肝血热,目黄 五灵脂45g,木通30g,诃子、栀子、川楝子、瞿麦、红花各25g,熊胆15g。制成煮散剂。每次3~5g,每日1~3次,水煎服。(《观者之喜》清肝汤) 3.治腹痛,血痢,肠热下痢 五灵脂50g,甘松、红花、诃子各30g,苏格木勒、麦冬、香青兰、拳参各25g,牛胆骨粉20g。制成水丸。每次1.5~3g,每日1~3次,温开水送服。(《内蒙古蒙成药标准》九味五灵脂丸) 4.治小儿腹泻 五灵脂、黑冰片、诃子各10g。制成散剂。每次1.5~3g,每日1~3次,温开水送服。(《蒙医验方》三味五灵脂散)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本品含焦性儿茶酚(pyrocatechol),苯甲酸(benzoic acid),3-蒈烯-9,10-二羧酸(3-caren-9,10-dicarboxylicacid),尿嘧啶(uracil),五灵脂酸(wulingzhic acid),间羟基苯甲酸(m-hydroxyhenzoic 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次黄嘌呤(hypoxanthine),尿囊素(allantoin),L-酪氨酸(L-tyro-sine)[1],3-O-顺-对-香豆酰委陵菜酸(3-O-cis-p-coumaroyltor-mentic acid),3-O-反-对-香豆酰委陵菜酸(3-O-trans-P-cou-maroyltmentic acid),坡模醇酸(pomolic acid),2α-羟基熊果酸(2α-l[ydroxyursolic acid),高加蓝花楹三萜酸(jacoumaric acid),3-O-反-对-香豆酰马斯里酸(3-O-trans-p-coumaroylmaslinic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委陵菜酸(tormentic acid),野雅椿酸(euscaphic acid),马斯里酸(maslinic acid)[2]。还含三对节萜酸(serratagenic acid),五灵腊三萜酸(goreishic acid)I、Ⅱ、Ⅲ[2],5-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5methoxv7-hvdroxycouma-rin)[3]。
- 药理作用: 1.抑制血小板聚集 五灵脂水提取物体外可显著抑制由ADP、胶原所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抑制效应与剂量相关[1]。 2.对心血管系统及微循环障碍的作用 五灵脂煎剂1g/kg给犬静注,可以显著增加麻醉犬冠脉血流量,降低冠脉阻力,并降低左室作功和外周阻力,血压也有所下降,对心肌耗氧量、氧利用率则影响不大[2]。 3.抗应激性损伤 五灵脂5g/kg每日给小鼠灌胃,连续7d,可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和耐缺氧时间显著延长,还可显著提高小鼠在寒冷或高温条件下的存活率[3]。 4.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五灵脂煎液以5g/kg给正常小鼠或免疫低下小鼠灌服,连续7d,发现明显提高免疫力[4]。 5.抗菌及抗炎作用 五灵胎中邻苯二酚、3-蒈烯-9,10-二羧酸、五灵脂酸、原儿茶酸等为抗菌活性物质[5]。五灵腊对多种致病细菌、真菌等均有抑制作用[6]。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杨东明,等.药学学报,1987,22(10):756 (2)Numata A,et a1.Chem Pharm Bul1,1989,37(3):648;ibid,1990,38(4):942 (3)仲崇林,等.中草药,199021(1):11 药理 (1)王世久,等.沈阳药学院学报,1994,11(4):246 (2)李连达,等.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2):47 (3)鲁耀邦,等.湖北中医学院学报,1994,14(4):35 (4)鲁耀邦,等.中药材,199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