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首字母为X的少数民族药品清单。本站点共收录4种以X为首字母的少数民族药品,您可以通过首字母快速定位所需药品,从而了解该药品的更多信息。
- 小花清风藤
- 主治黄疸湿热证,风湿骨痛,跌打损伤,肝炎。 (1)《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清热利湿,清肝利胆。用于治疗黄疸湿热证。” (2)《贵州中药资源》:“祛风除湿,止痛消炎。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肝炎。”
- 小八角莲
- 主治风热咳喘,咽喉肿痛,腮腺炎,乳腺炎,痈肿疮疖,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1)《中国民族药志》:“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化痰消瘿。用于疔疮,肿毒,瘰疬,喉痛,带状疱疹,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2)《贵州中药资源》:“散风祛痰,解毒消肿,杀虫。”
- 小槐花
- 主治风湿关节痛,湿热黄疸,消化不良,小儿疳积,咽喉痛,胃肠炎,痈肿疮疖。 (1)《中国民族药志》:“主治小儿疳积,消化不良,风湿痛,咽喉炎,胃痛。” (2)《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祛风除湿,活血,解毒。主治消化不良,风湿痛,咽喉痛,胃痛,黄疸。” (3)《贵州草药》:“驱虫,生肌,清湿热。”
- 小通草
- 主治热病烦渴,小便赤黄,尿少或尿闭,水肿,急性肾炎,膀胱炎,跌打损伤,风湿麻木,乳汁不通。 (1)《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祛风、利水、通乳、清热。主治小便不利,风湿麻木,缺乳。” (2)《广西本草选编》“清热利尿,安神。主治急性肾炎,膀胱炎,小便不利,乳汁不通,肺热咳嗽,心烦失眠。”
- 小贯众
- 主治感冒,热病斑疹,高热不退,筋骨疼痛,白喉,乳痈,痢疾,黄疸,吐血,便血,崩漏,痔血,带下,中耳炎,跌仆损伤,肠道寄生虫。 (1)《苗族医药学》:“治中耳炎,尿血。” (2)《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清热,解毒,止血。治中耳炎,筋骨疼痛,高热不退,尿血。” (3)《贵州民间方药集》:“补虚弱,消伤肿,接骨。治跌打损伤,活血逐瘀。” (4)《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盗汗,昏晕,化包块。” (5)《贵州草药》:“清热解毒,凉血祛瘀。治劳伤咳嗽,胸胁痛,头晕心悸,漆疮,痔疮出血。”
- 小血藤
- 主治血热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经闭,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黄疸,疮痈,痔肿。 (1)《贵州草药》:“凉血止血,祛痰生新。” (2)《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调经,补血,止血。治月经不调,体虚血少,红崩。” (3)《重庆草药》:“散瘀生新,兼祛风湿。治风湿瘙痒,湿热痒疮。”
- 仙鹤草
- 主治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腹泻,痢疾,滴虫性阴道炎。 (1)《湘西苗药汇编》:“止血,止泻,消食化积。治一切出血,泻痢。” (2)《滇南本草》:“治妇人月经或前或后,红崩白带,面寒背寒,腹痛腰痛,发热气胀,赤白痢疾。” (3)《湖南药物志》:“祛风散寒,清暑解热,祛湿止血,治肠胃出血,子宫出血,乳痈,疟疾,疳积,眼痛,呕吐。” (4)《苗族医药学》:“收敛止泻,消食,止血。治腹泻。” (5)《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收敛,止泻,止血。主治腹泻,咯血,吐血。”
- 仙桃草
- 主治吐血,咯血,鼻衄,便血,跌打损伤。 (1)《贵州草药》:“调气,理血,止痛,除湿。” (2)《贵阳民间药草》:“止血,活血,续伤接骨,补血调经。” (3)《湖南药物志》:“活血止痛,接骨续筋,调经补血,收敛止血。” (4)《贵州中草药名录》:“活血止血,消肿,止痛。治吐血,衄血,便血,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 仙人掌
- 主治胃痛,痞块,痢疾,喉痛,肺热咳嗽,肺痨咯血,痔血,乳痈,疗疮,烫伤,蛇虫咬伤。 (1)《贵州草药》:“健脾,散结,安神,理气,杀虫解毒。” (2)《湖南药物志》:“消肿止痛,行气活血,祛湿退热,生肌。” (3)《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行气活血,清热解毒。主治心胃气痛,痞块,咳嗽,疔疮,烫火伤,蛇伤。” (4)《广西本草选编》:“消肿解毒,清热利湿。治腮腺炎,乳腺炎,结合膜炎,用鲜茎去刺捣烂外敷;治痢疾,肠炎腹泻,胃痛,水煎服。” (5)《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行气止痛,舒肝解郁。用于消化性溃疡等。外用治烧烫伤,急性乳腺炎,疮痈疖肿等。” (6)《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健胃止痛,镇咳。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痢疾,咳嗽,蛇咬伤。”
- 仙茅
- 主治阳痿精冷,筋骨痿软,腰膝酸冷,崩漏,阳虚冷泻,脘腹冷痛,痈疽,瘰疬,更年期综合征。 (1)《贵州草药》:“温阳益肾,散寒湿。 (2)《贵州中草药名录》:“温肾壮阳,祛寒除湿。治阳痿,精寒,肾虚腰痛,痹证,老年遗尿,耳鸣。” (3)《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温肾,壮骨,解毒。治肾亏遗精,腰膝酸冷。” (4)《全国中草药汇编》:“补肾壮阳,散寒除湿。主治肾虚,阳痿,遗精,遗尿,慢性肾炎,腰膝酸痛,风湿关节炎,胃腹冷痛,痈疽,瘰疬,更年期高血压病。”
- 血人参
- 主治感冒发热,咳嗽,肺痈,瘀血腹痛,风湿痹痛,崩漏,妇女腹痛,疔疮痈疽,淋浊。 (1)《贵阳民间药草》:“补血活血。” (2)《全国中草药汇编》:“解表祛湿,止痛,止血。主治感冒发热咳嗽,小儿哮喘,黄疸,胃痛,心绞痛,腰痛,子宫出血,风湿性关节炎,疔疮,毒蛇咬伤。” (3)《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活血,利湿,化痰,解表。治妇女腰痛,血崩,痈疽,淋浊。” (4)《贵州民间方药集》:“滋阴补肾,补气摄血。治大肠下血,久痢,妇女血虚,脾弱食差等。”
- 血水草
- 主治目赤肿痛,咽喉疼痛,口腔溃疡,疔疮肿毒,毒蛇咬伤,癣疮,湿疹,跌仆损伤,腰痛,咳血。 (1)《贵州民间药物》:“清热解毒。治小儿癣疮。” (2)《湖南药物志》:“止血逐瘀,杀虫。” (3)《中国民族药志》:“祛腐生肌。用于咽喉肿痛,口腔溃疡,内伤出血。”
- 香椿
- 主治泄泻,痢疾,肠风便血,崩漏,带下,蛔虫病,丝虫病,疮癣。 (1)《广西民族药简编》:“树皮水煎服,治咳嗽气喘,肺结核咳血。” (2)《湖北中草药志》:“用于丝虫病,疝气痛。” (3)《贵州中草药名录》:“祛风利湿,止血,止痛。治痢疾,肠炎,泌尿感染,便血,血崩,白带。”
- 香附
- 主治胁肋胀痛,乳房胀痛,疝气疼痛,月经不调,脘腹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呕恶,经行腹痛,崩漏带下,胎动不安。 (1)《苗族药物集》:“调经止痛。” (2)《滇南本草》:“调血中之气,开郁气而调诸气,宽中消食,止呕吐,和中养胃,进食。” (3)《贵州草药》:“舒肝解毒,调经止痛。”
- 夏枯草
- 主治瘰疬,瘿瘤,乳癖,乳痈,头目眩晕,目赤珠痛。 (1)《贵州中草药名录》:“清肝,散结。治瘰疬,瘿瘤,乳痛,乳癌,目珠夜痛,头目眩晕,肺结核,急性黄疸型肝炎,血崩,带下。” (2)《苗族药物集》:“退虚热,散结,补虚。”
- 雪胆
- 主治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牙痛,胃痛,痢疾,肠炎,肝炎,前列腺炎,尿路感染,痈肿疔疮,痔疮。 (1)《草木便方》:“主祛风,治火眼热毒,痔,肠胃热结气痛。” (2)《贵州草药》:“利湿,镇痛。” (3)《云南中草药》:“健胃止痛,止血消炎,止痢。土治痢疾,胃痛,消化不良,肺炎,肝炎,尿路感染,前列腺炎。” (4)《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用于菌痢,肠炎,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 (5)《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解毒,止痛,止痢。主治胃痛,痢疾。” (6)《苗族药物集》:“退热止痢,止痛,解毒。”
- 雄黄
- 主治痈疽疔疮,走马牙疳,喉风喉痹,疥癣,缠腰火丹,湿毒疮,痔疮,蛇虫咬伤,虫积,惊痫,疟疾,哮喘。 (1)《贵州中草药名录》:“煤湿,祛痰,杀虫。治惊痫,久疟。外用治疥癣,恶疮,毒虫咬伤,疔疮痈肿。” (2)《苗族医药学》:“燥湿、祛痰、杀虫。治疗乳腺炎,珍珠翻。”
- 豨莶草
- 主治风湿痹痛,筋骨不利,腰膝无力,半身不遂,高血压,疟疾,黄疸,痈肿疮毒,风疹湿疮,虫兽咬伤。 (1)《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祛风湿,止咳嗽,降血压。治风湿关节痛,痨咳,头目眩晕。” (2)《苗族医药学》:“祛风除湿。治风湿关节疼痛。” (3)《分类草药性》:“滋阴养血。” (4)《贵州民间方药集》:“润肺止咳。”
- 熊胆
- 主治湿热黄疸,暑湿泄痢,热病惊痫,目赤翳障,喉痹,鼻蚀,疔疮,痔漏,疳疾,蛔虫,多种出血。 (1)《贵州中草药名录》:“清热,镇痉,明目,杀虫。治热黄,暑泻,小儿惊痫,疳积。” (2)《广西药用动物》:“清肝,润肺,健胃,镇痉,镇痛,镇静,解热,解毒。主治心胸痛,腹痛,目赤翳障,热病惊病,小儿惊风,恶疮痈肿,胃痛,胆石疼痛和下痢。”
- 血竭
- 主治经血淋漓,外伤出血,鼻衄,骨折,跌打伤,内伤瘀痛。
- 夏枯草
- 主治阴道滴虫,肠道寄生虫,疗伤。
- 香薷
- 主治阴道虫,肛门虫,肠内寄生虫及皮肤寄生虫等诸虫疾。
- 香墨
- 主治肾热,鼻衄,月经过多,外伤出血,脱发,黏热等症。
- 血余炭
- 主治脉伤,崩漏,肝包如,咳血,经血淋漓,皮肤湿疹。
- 象皮
- 主治天花,疹毒,外伤出血及创伤,溃疡久不收口。
- 橡子
- 主治血痢,腹痛,肠刺痛,热泻。
- 旋覆花
- 主治黏刺痛,黏热,炭疽,扭伤,骨折,脑刺痛。
- 香青兰
- 主治胃肝热,胃出血,食物中毒,赫如虎,巴木病等。 《无误蒙药鉴》:“清肝胃热。”
- 相思子
- 主治血瘀,协日痞,子宫痞,闭经,难产,胎衣滞留。
- 细辛
- 主治黏疫,脑刺痛,炭疽,乳腺肿痛等症。
- 芯芭
- 主治心、肺、肾等脏器急热,疫热,关节协日乌素病,协日乌素疮,关节疼痛,外伤,脓疡,脓肿,伤口渗血。
- 西青果
- 主治赤眼,眼障,云翳,水肿。 《认药白晶鉴》:“补身益体。”
- 西红花
- 主治肝肿大,肝损伤,目黄,肝血热盛,肝功衰弱,月经不调,腰腿酸痛,妇女血热炽盛,肝包如病邪上冲或渗漏而吐血,便血,鼻衄,外伤出血。
- 小茴香
- 主治赫依性热,视物朦胧,视力减退,中毒性呕吐,胃腹胀满,泄泻,食欲不振,恶心。 《认药白晶鉴》:“祛赫依性热,治眼病,解毒。”
- 小白蒿
- 主治各种出血,关节肿胀,紧热,月经不调,疮痈。
- 小驳骨丹
- 主治“阻伤,路哈”(跌打损伤,骨折)。
- 小麻叶
- 主治“阻伤,路哈”(跌打损伤,骨折),“拢梅兰申”(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痛,屈伸不利),“多温多约”(体弱多病),“先哈嘎兰”(肢体麻木)。
- 小红蒜
- 主治“拢牛”(小便热涩疼痛),“拢蒙沙喉”(风湿热痹证,肢体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拢栽线栽歪,接儿,贺办,习哈”(心慌心悸,胸闷,头昏,呕吐),“冒米想”(乏力),“沙把哦勒”(各种出血症),“把办哦勒”(外伤出血)。
- 西瓜
- 主治“乃多皇埋,斤喃来”(体内热盛,烦渴欲饮),“拢牛”(小便热涩疼痛),“拢沙龙接火”(咽喉肿痛),“兵洞飞暖龙”(疔疮痈疖脓肿),“勒拢很松”(高血压),“拢泵”(水肿),“说凤令兰”(口舌生疮)。
- 向日葵
- 主治“贺接,暖冒拉”(头痛,失眠),“勒拢很松”(高血压),“乎糯乎年,贺办答来”(耳鸣耳聋,头昏目眩);种子:祛风,镇静,健胃。主治“冒开亚毫”(不思饮食),“拢蒙沙嘿”(腹痛腹泻,赤白下痢),“洞亮冒沙么”(麻疹透发不畅),“贺接答来,暖冒拉”(头痛眩晕,失眠);根:清热,利尿,止咳平喘。主治“纳勒蒿来”(带下量多),“拢牛”(小便热涩疼痛),“兵哇皇,唉”(风热感冒,咳嗽)。
- 纤穗柳
- 主治“兵洞烘洞飞暖”(皮肤瘙痒,斑疹,疥癣,湿疹),“拢习亨习毫”(疥癣),“领约缅,领约兵洞,领约哦洞列烘”(性病,梅毒,外阴瘙痒),“拢梅兰申”(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肿痛,屈伸不利),“割鲁了勒多冒少,多温多约,冒米想”(产后恶露不尽,体弱多病,乏力)。
- 狭叶巴戟
- 主治“拢案答勒”(黄疸),“咪兵牛”(胆石症),“兵洞飞暖龙”(疔疮痈疖脓肿),“兵洞烘洞飞暖”(皮肤瘙痒,斑疹,疥癣,湿疹),“埋蒙罕贺”(漆树过敏),“鲁旺兵洞烂”(小儿疮疡久不收口)。
- 绣球防风
- 主治“接崩短嘎”(脘腹胀痛),“拢沙龙答接泵亮”(目赤肿痛),“拢泵”(水肿)。
- 锡生藤
- 主治“兵洞飞暖龙”(疔疮痈疖脓肿),“洞比”(丹毒),“阻伤”(跌打损伤),“拢梅兰申”(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痛,屈伸不利)。
- 蟋蟀草
- 主治“害埋,说想令旱”(高热,口干舌燥),“兵哇,呢埋,唉,拢沙龙接火”(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兵洞飞暖龙”(疔疮痈疖脓肿),“拢栽线栽歪,拢贺冒贺办,短混列哈”(心慌心悸,头昏目眩,恶心呕吐)。
- 相思豆
- 用于妇科病、胆腑痞块。
- 喜马拉雅紫茉莉
- 肾寒、肾虚、浮肿、腰和下肢痹症。
- 喜马拉雅旱獭
- 肉:治皮肤痈肿、龙病、妇女病。 肝:治骨裂、肝病。胆:治眼中毒病、酒毒症。 心:治妇女病、产后心躁症。油脂治小腿肌肉肿胀、龙病。犬齿治骨折。头盖骨治水肿病。
- 菥蓂
- 培根木布病、黄水病、肺热病、肾热病。种子尚可用于食欲不振。
- 薰倒牛
- 炭疽、痈疽疔疮。
- 萱草根
- 胃病、肠刺痛、虫病、疮疡、湿疹、烧伤。
- 锡金岩黄芪
- 热性诸病、痰饮腹水。
- 喜鹊
- 瘿病,雪盲,疮疖。
- 象
- 象肉:治邪病(精神病)。 象牙:防邪毒、敛疮生肌。治惊痫、痈肿疮毒。 象皮:清热,解毒,制疠,透豆疹。治黑天花,外用治疮口久不愈合。 象胃糜:舒筋活络。治筋病、白脉病、小儿肝下垂病及预防诸畜病。 象胆:解毒。治配合毒引起的肌肉消瘦。
- 锌
- 治眼病,特别利翳障。
- 狭裂白蒿
- 用以治疗虫病、收敛皮肤湿疹外渗之黄水。
- 纤梗蒿
- 用于咽喉热病、肺热病、肝热病及胆病等。
- 香鼬
- 肉:治口腔病、黄水病配合毒。 须:解鸡肉配合之毒。
- 小檗花
- 用于各种出血症。
- 小檗皮
- 治疫疠、陈热病、黄水病。中皮熬膏,治眼病。
- 西藏山溪鲵
- 肉:久病虚损、肾脏病。 脑:外用治疗头疮。 胆汁:外用治疗头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