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苗药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苗药的概览。通过首字母索引,您可以快速查询相关字母下的苗药,点击药物名称,可查看药物的基础信息,进而更全面了解他们。请注意,本内容仅供学习和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专业的医疗建议或指导。
- 乌桕
- 主治水肿,膨胀,大、小便不通,湿疹,毒蛇咬伤。 (1)《贵州中药资源》:“泻下通便,利水。” (2)《贵州草药》:“清热解毒,利水通便,活血镇痛。” (3)《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杀虫,通便,解毒。主治热经便秘,湿疮,蛇咬伤等。” (4)《苗族药物集》:“泻下通便。主治热经引起的便秘。” (5)《湘西苗药汇编》:“利水通便,解蛇毒,助消化。治水肿,便秘,湿疹,外伤。”
- 乌韭
- 主治风热感冒,中暑发痧,泄泻,痢疾,肝炎,白浊,白带,吐血,便血,尿血。 (1)《湖南药物志》:“退热,利尿,健胃,消肿。” (2)《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清热、解毒、利湿、止血。” (3)《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清热解毒,利湿,止血。用于风热感冒,中暑发痧,泄泻,痢疾,白浊,白带,咳嗽,吐血,便血,尿血,牙疳,痈肿。”
- 勾儿茶
- 主治热淋,黄疸,痢疾,带下,崩漏,跌仆损伤,风湿疼痛,痈肿疮毒。 (1)《贵州民间药物》:“清热除湿,解毒。主治黄疸,高烧,痈疽疔疮,病后虚或干血痨,劳伤,接骨。” (2)《贵州草药》:“清热除湿,生新解毒,补虚。” (3)《贵州中草药名录》:“清热、解毒、除湿。” (4)《贵州中药资源》“清热除湿,补虚,生新解毒。治骨结核。” (5)《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清热利湿,止咳。治受寒发热不退,病后体虚,干血痨,咳嗽。”
- 凤尾草
- 主治黄疸型肝炎,肠炎,菌痢,淋浊,带下,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扁桃体炎,腮腺炎,痈肿疮毒,湿疹。 (1)《湖南药物志》:“止痛,活血,利尿。主治跌打损伤。” (2)《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退热止痉,利尿退黄。治小儿惊风,尿闭,黄疸肝炎。” (3)《云南中草药选》:“利尿,除湿,止痢。治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扁桃体炎,痢疾,泌尿系感染,肾炎水肿。” (4)《贵州中药资源》:“退热解痉。治高热惊风。” (5)《湘西苗药汇编》:“清热,消肿,接骨,生肌,止血。治跌打损伤,烫火伤,狂犬咬伤,刀伤出血,黄疸。”
- 水菖蒲
- 主冶痰厥昏迷,中风,癫痫,食积腹痛。 (1)《苗族医药学》:“治痢疾,心胃气痛。” (2)《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健脾,利湿。主治心胃气痛,痢疾,蛇风症。” (3)《湘西苗药汇编》:“开窍,豁痰,清凉,镇静,散风,去湿,活血。治癫痫,神昏,跌打损伤,风寒湿痹。” (4)《贵州中草药名录》:“通窍利湿,化痰健脾。治神志不清,湿滞痞胀,心悸,腹泻,风湿疼痛,痈肿疥疮,癫痫。”
- 水黄连
- 主治湿热黄疸,湿热痢疾,小儿惊风,目赤肿痛,丹毒游风,鹅口疮,跌仆损伤。 (1)《中国药用植物志》:“全草,散寒除风,去目雾,消浮肿。治耳聋,身发黄。亦做健胃驱蛔药。” (2)《贵州草药》:“根,清热解毒,驱风,解痉。” (3)《贵州中草药名录》:“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治肝炎,漆疮,麻疹不出,丹毒,小儿惊风,消化不良,吐血。”
- 水黄花
- 主治水肿,水膨,疥疮,小儿黄水疮。 (1)《贵阳民间药草》:“清热,逐水,利尿。治水肿,水蛊,血蛊,疥疮瘙痒。” (2)《贵州草药》:“清热解毒。治无名毒疮。” (3)《贵州民间方药集》:“利尿,利便。治水肿,臌胀病。” (4)《苗族医药学》:“峻下,泻水。” (5)《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泻下,逐水,利尿。主治便秘,水臌病等。”
- 水金凤
- 主治风湿热痹,跌仆损伤,闭经,痛经,噎嗝,阴囊湿疮,疥癞癣疮。 (1)《滇南本草》:“洗湿热筋骨疼痛,疥癞癣疮。” (2)《云南中草药》:“软坚消积,活血通主治闭经,难产,积块,噎嗝,鸡骨、鱼刺哽喉,筋骨疼痛,跌打瘀积肿痛,痈疮,毒蛇咬伤。” (3)《全国中草药汇编》:“活血调经,舒筋活络。主治月经不调,痛经,跌打损伤,风湿疼痛,阴囊湿疹。”
- 水冬瓜
- 主治跌打瘀肿,筋伤骨折,闭经,风湿痹痛,胃痛,腹痛泄泻,水肿。 (1)《苗族医药学》:“有消肿、化瘀止痛的作用。” (2)《云南中草药》:“活血祛瘀,接骨接筋。主治骨折,跌打损伤。” (3)《广西本草选编》:“清热利湿。治肠炎腹泻。”
- 水三七
- 主治感冒发热,痰热咳嗽,百日咳,脘腹胀痛,泻痢腹痛,咽痛,痈肿,牙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1)《贵州草药》:“行气止咳,止血解毒。治膨胀,百日咳,刀伤出血及伤口溃烂,初期肺结核。” (2)《苗族医药学》:“利尿,治淋症。治跌打损伤。” (3)《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主治淋症,跌打损伤,胃痛。” (4)《贵州中草药名录》:“凉血,散瘀,消炎,止痛。治肺痨,百日咳,刀伤出血,跌打损伤,咽痛,痈肿,牙痛。”
- 水芹
- 主治烦渴,浮肿,小便不利,尿血,便血,吐血,衄血。 (1)《贵州草药》:“清热,凉血。治头目眩晕,虚弱浮肿”。 (2)《贵州中草药名录》:“清热解毒,凉血止痛。治浮肿,头目眩晕,肺炎。” (3)《苗族医药学》:“治大热烦渴,高血压症。” (4)《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清热,利水,降压。主治小儿发热,头目眩晕,虚性浮肿,高血压”。
- 石斛
- 主治热病伤津,口干烦渴,胃痛干呕,干咳虚热不退,阴伤目暗,腰膝软弱。 (1)《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滋阴清热,益胃生津。用于津伤阴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2)《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清热,养胃,生津。治口渴,跌打损伤。” (3)《贵州中草药名录》:“养胃生津,滋阴清热。治咽喉肿瘤,大便秘结,口干烦渴,热病津伤,口疮,阴虚潮热。” (4)《草木便方》:“滋阴养胃,生津止渴,解毒清热。主治热病津伤,喉痹,口干烦渴,雀目,病后阴虚,温疟,蛊毒,疔疮,痈疽,恶疮。”
- 石韦
- 主治淋病,水肿,小便不利,痰热咳嗽,咳血,吐血,崩漏及外伤出血。 (1)《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主治尿结石,腹泻,淋浊血尿。” (2)《苗族药物集):“利湿退黄,通淋解毒。” (3)《贵州中草药名录》:“清热利尿,止咳化痰。治肾炎,泌感,尿结石,刀伤出血。” (4)《贵州草药》:“清热凉血,利尿通淋。”
- 功劳木
- 用于湿热泻痢,黄疸,黄疸型肝炎,目赤肿痛,疮疖。 (1)《苗族医药学》:“除热,排毒,退黄。” (2)《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除热,排毒,退黄。主治肺痨咳血,小便疼痛。” (3)《苗族药物集》:“除热,排毒,退黄。主治肺结核,小便疼痛,痢疾。”
- 艾纳香
- 主治风寒感冒,头风痛,风湿痹痛,寒湿泻痢,跌仆伤痛。 (1)《苗族医药学》:“通窍,消肿止痛,杀虫。” (2)《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通窍,散火,消肿止痛,明目。” (3)《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抗菌,消炎,消肿,止痒,止痛。” (4)《广西本草选编》:“祛风通络,活血调经。”
- 玉米须
- 主治水肿小便淋漓,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糖尿病,乳汁不通。 (1)《滇南本草》:“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红肿,乳汁不通,红肿疼痛,怕冷发热,头痛体困。” (2)《贵州中草药名录》:“清热凉血,利尿消肿。治血尿,黄疸,肾炎水肿,咳血,血崩,风湿腰痛。” (3)《全国中草药汇编》:“利尿消肿,平肝利胆。治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副鼻窦炎,尿路结石,胆结石,并预防习惯性流产。”
- 玉竹
- 主治产后虚弱,小儿疳积,阴虚咳嗽,多汗,口干,跌仆肿瘤,风湿疼痛,腰痛。 (1)《贵州草药》:“养阴润肺,生津止渴。” (2)《苗族医药学》:“生津止渴,补益劳损。” (3)《常用民间草药手册》:“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 水田碎米荠
- 主治肾炎水肿,痢疾,吐血,崩漏,目赤,云翳,月经不调。 (1)《贵州草药》:“清热解毒,去翳。” (2)《贵州中药资源》:“清热解毒,明目,调经。” (3)《贵州中草药名录》:“清热利湿,消肿止血,调经。治肾炎,痢疾,吐血,翳子,血崩,月经不调。”
- 水蜈蚣
- 主治疟疾,感冒咳嗽,关节酸痛,乳糜尿,皮肤瘙痒。 (1)《贵州民间药物》:“治伤风、跌打损伤,除寒湿。” (2)《苗族药物集》:“主治冷经引起的头痛发烧、头晕。” (3)《苗族医药学》:“补虚。主治头痛发热,气虚头晕。” (4)《湘西苗药汇编》:“止咳化痰,祛瘀止痛,截疟杀虫。治风寒感冒,疟疾,痢疾,疮疡,跌打损伤。”
- 号筒杆
- 主治痈疮疔肿,痔疮,湿疹,蛇虫咬伤,跌打肿痛,风湿关节痛,滴虫性阴道炎,烧烫伤。 (1)《湖南药物志》:“祛风解毒,行气消肿,杀虫。” (2)《广西本草选编》:“散瘀消肿,祛风镇痛,杀虫止痒。主治跌打瘀肿,风湿关节痛。” (3)《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杀虫散瘀,止痛解毒。治疗各种疥癣,顽癣,疔疮,跌打损伤。” (4)《贵州中草药名录》:“散瘀止痛,清热解毒。治跌打损伤,骨折,顽癣,子宫脱垂,汗斑。”
- 叶上花
- 主治风湿痹痛,胃痛,痢疾,月经不调,跌仆瘀肿,毒蛇咬伤,痈疖疮毒。根:舒筋活络,止咳平端,调经;主治久咳虚喘,劳伤腰痛,月经不调,产后腹痛,跌仆肿痛。 (1)《贵州中草药名录》:“止痛,止咳,补虚。治久咳,劳伤,子宫脱垂,妇女不孕。” (2)《贵州草药》:“补虚止咳,止痛,固脱。治久咳喘,劳伤,妇人不育,子宫脱出。” (3)《云南中草药》:“活血祛瘀,接骨,截疟。治骨折,月经不调,疟疾。” (4)《广西民族药简编》:“根:水煎服,治神经衰弱;与猪骨煲服,治胃痛。根、叶水煎服,治产后腹痛。”
- 东亚唐松草
- 主治痢疾,肠炎,急性结合膜炎,咽喉肿痛,痈疮肿毒,牙痛,湿疹,百日咳。 (1)《贵州民间药物》:“清热凉血,消肿毒。治胸膈饱胀。” (2)《贵州草药》:“清热凉血,理气,消肿。主治牙痛,急性皮炎,湿疹。” (3)《贵州中草药名录》:“清热解毒,祛风解痉。治百日咳,百日疮,风丹,高烧,牙痛。”
- 龙葵
- 主治疔疮,痈肿,丹毒,跌仆扭伤,慢性气管炎,肾炎水肿。 (1)《苗族医药学》:“治寸耳癀,痈,丹毒。” (2)《苗族药物集》:“排毒,散结。主治腮腺炎。” (3)《滇南本草》:“治小儿风热,攻疮毒,洗疥癞痒痛,祛皮肤风热。” (4)《滇南本草图说》:“治小儿风邪,热证惊风,化痰解痉,亦治痘风疮,遍身风痒,疔,可攻能散。采叶洗疮,其效如神。” (5)《贵州中草药名录》:“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抗癌。治痢疾,胃癌,疔疮痈肿,跌打损伤,扁桃体炎,九子疡,血崩,咳喘。”。”
- 石菖蒲
- 主治热病神昏,痰厥,健忘,耳鸣,脘腹胀痛,噤口痢,风湿痹痛,跌仆损伤,痈疽疥癣。 (1)《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久泻,精神失常。” (2)《苗族医药学》:“健脾消积,开窍散寒。” (3)《贵州常用民间草药集》:“开窍,消食。” (4)《贵州草药》:“辟秽开窍,宣气豁痰,通经,健脾消积。”
- 石胡椒
- 主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阳痿,咳嗽气喘,痛经,跌打肿痛。 (1)《贵州中草药名录》:“祛风湿,通经络,强腰膝,止痛。治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腰痛,手术后疼痛。” (2)《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祛风通络止痛。主治寒湿筋骨痛,腰膝酸软,风寒咳嗽。”
- 石膏
- 主治热病壮热不退,烦渴,神昏谵语,发狂,发斑,肺热喘咳,中暑,胃火头痛,牙痛,口舌生疮。煅则生肌敛疮,治痈疽疮荡,溃不敛口,烧烫伤。 《湘西苗药汇编》:“清热止渴。治壮热不退,胃热头痛,水火烫烧伤。”
- 石榴
- 主治蛔虫病,绦虫病,久泻,久痢,赤白带下。 (1)《广西中草药》:“主治绦虫病,蛔虫病,蛲虫病,腹痛腹泻,痢疾,便血,脱肛。” (2)《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杀虫,止泻。治久泻久痢,蛔虫。” (3)《湘西苗药汇编》:“主杀虫,止痢,止带。治蛔虫,痢疾,乳糜尿。”
- 白花丹
- 主治风湿痹痛,血瘀经闭,跌仆损伤,痈肿瘰疬,疮疥瘙痒,毒蛇咬伤。 (1)《生草药性备要》:“散疮消肿,祛风。治蛇咬,痢症,去眼膜,迎风下泪;擦癣疥癞,去毒俱妙。” (2)《湖南药物志》:“止痛。治斑螫中毒。” (3)《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祛风除湿,散瘀消肿。主治风湿麻木,跌打损伤。”
- 白马骨
- 主治感冒,咳嗽咽痛,黄疸型肝炎,肾炎水肿,角膜炎,痢疾,头痛,风火牙痛,小儿惊风,白带,痈疽肿毒,跌打损伤。 (1)《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消肿拔毒,清热利湿。主治偏头痛,小儿惊风,头痛。” (2)《贵阳民间药草》:“清热解毒,舒经活络。治刀伤,瘫痪,男女弱症,飞疔。” (3)《贵州草药》:“清热解毒,舒筋活血,镇静,补虚。”
- 白薇
- 主治温热病发热,身热斑疹,潮热骨蒸,肺热咳嗽,产后虚烦,热淋,血淋,咽喉肿痛,疮痈肿毒,毒蛇咬伤。 《贵州中草药名录》:“消热,凉血。治阴虚内热,风湿灼热,多眠,肺热咳血,温疟,热淋,血淋,带下,风湿痛。”
- 白前
- 主治咳嗽,痰多咳喘,水肿。 (1)《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肺热咳嗽,痰多咳喘,水肿。” (2)《贵州中药资源》:“降肺气,化痰止咳,利水通淋,活血调经等。” (3)《贵州草药》:“清热凉血,镇痛,止咳。”
- 白及
- 主治肺虚久咳,吐血,便血,外伤出血,痈疮肿毒,烫灼伤,肛裂,皮肤燥裂。 (1)《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润肺,止血,生肌。治疗肺痨吐血,外伤出血。” (2)《湘西苗药汇编》:“止血,生肌,止痛,补肺。治肺虚咳血,刀伤,创伤出血,手足裂口,疮疖肿痛。” (3)《贵州常用草药新编》:“止血,生肌,补肺。治外伤出血,吐血,咳血,消化性溃疡穿孔,结核性瘘管,肺结核等。” (4)《贵州中草药资源》:“止血,敛肺,消肿,生肌。主治肺结核,外伤出血,皲裂,麦粒肿。” (5)《滇南本草》:“治痨伤肺气,补肺虚,止咳嗽,消肺痨咳血,收敛肺气。”
- 四块瓦
- 主治肺结核,无名肿毒,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1)《苗族药物集》:“祛风,止痛。主治腰痛,风湿性关节炎。” (2)《贵州草药》:“清热解表,止痛。” (3)《苗族医药学》:“消肿止痛,接骨,驱风湿,主治骨折,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 田基黄
- 主治湿热黄疸,泄泻,痢疾,肠痈,痈疖肿毒,乳蛾,口疮,目赤肿痛,跌打损伤。 (1)《生草药性备要》:“治酒病,消肿胀,解蛊毒,敷大恶疮,消疮肿。” (2)《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除湿,解毒,活血。主治黄疸肝炎,蛇虫咬伤,月经不调。” (3)《贵州中药资源》:“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利肝胆,破瘀消积,杀虫。治肝炎,蛇伤,吐血,月经不调,急性眼结合膜炎,痈肿疮毒等。” (4)《贵州中草药名录》:“渗湿利胆,活血散瘀。治黄疸,肝炎,月经不调,疝气痛,跌打损伤,产后腹痛,阑尾炎,疮疖。”
- 甲鱼
- 主治阴虚发热,劳热骨蒸,热病伤阴,虚风内动,小儿惊痫,久疟,疟母,癥瘕,经闭。 《贵州中草药名录》:“鳖骨补气助阳。治久痢脱肛,子宫脱垂,阴疮。鳖甲养阴清热,平肝息风,软坚散结。治阴虚发热,肝风内动,经闭经漏,小儿癫痫。”
- 仙鹤草
- 主治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腹泻,痢疾,滴虫性阴道炎。 (1)《湘西苗药汇编》:“止血,止泻,消食化积。治一切出血,泻痢。” (2)《滇南本草》:“治妇人月经或前或后,红崩白带,面寒背寒,腹痛腰痛,发热气胀,赤白痢疾。” (3)《湖南药物志》:“祛风散寒,清暑解热,祛湿止血,治肠胃出血,子宫出血,乳痈,疟疾,疳积,眼痛,呕吐。” (4)《苗族医药学》:“收敛止泻,消食,止血。治腹泻。” (5)《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收敛,止泻,止血。主治腹泻,咯血,吐血。”
- 仙桃草
- 主治吐血,咯血,鼻衄,便血,跌打损伤。 (1)《贵州草药》:“调气,理血,止痛,除湿。” (2)《贵阳民间药草》:“止血,活血,续伤接骨,补血调经。” (3)《湖南药物志》:“活血止痛,接骨续筋,调经补血,收敛止血。” (4)《贵州中草药名录》:“活血止血,消肿,止痛。治吐血,衄血,便血,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 仙人掌
- 主治胃痛,痞块,痢疾,喉痛,肺热咳嗽,肺痨咯血,痔血,乳痈,疗疮,烫伤,蛇虫咬伤。 (1)《贵州草药》:“健脾,散结,安神,理气,杀虫解毒。” (2)《湖南药物志》:“消肿止痛,行气活血,祛湿退热,生肌。” (3)《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行气活血,清热解毒。主治心胃气痛,痞块,咳嗽,疔疮,烫火伤,蛇伤。” (4)《广西本草选编》:“消肿解毒,清热利湿。治腮腺炎,乳腺炎,结合膜炎,用鲜茎去刺捣烂外敷;治痢疾,肠炎腹泻,胃痛,水煎服。” (5)《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行气止痛,舒肝解郁。用于消化性溃疡等。外用治烧烫伤,急性乳腺炎,疮痈疖肿等。” (6)《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健胃止痛,镇咳。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痢疾,咳嗽,蛇咬伤。”
- 仙茅
- 主治阳痿精冷,筋骨痿软,腰膝酸冷,崩漏,阳虚冷泻,脘腹冷痛,痈疽,瘰疬,更年期综合征。 (1)《贵州草药》:“温阳益肾,散寒湿。 (2)《贵州中草药名录》:“温肾壮阳,祛寒除湿。治阳痿,精寒,肾虚腰痛,痹证,老年遗尿,耳鸣。” (3)《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温肾,壮骨,解毒。治肾亏遗精,腰膝酸冷。” (4)《全国中草药汇编》:“补肾壮阳,散寒除湿。主治肾虚,阳痿,遗精,遗尿,慢性肾炎,腰膝酸痛,风湿关节炎,胃腹冷痛,痈疽,瘰疬,更年期高血压病。”
- 生姜
- 主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恶心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 (1)《苗族药物集》:“散寒发汗,调和诸药。主治冷经作寒,呕吐,调和诸药。” (2)《苗族医药学》:“散寒发汗,调和诸药,减低或缓解药性,解毒止痛。治作寒作凉,恶心呕吐。”
- 白花蛇舌草
- 主治肺热喘嗽,咽喉肿痛,肠痈,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疮疖肿毒,毒蛇咬伤,癌肿等。 (1)《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主治毒蛇咬伤,泌尿系感染,阑尾炎,痢疾,肝炎,癌症,疖,痈等。” (2)《广西本草选编》:“主治癌肿,乙型脑炎,肝炎,痢疾,气管炎。” (3)《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清热解毒,利湿消痈。用于肠痈,咽喉肿痛,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等症。” (4)《贵州中药资源》:“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治恶性肿痛,阑尾炎,肝炎,泌尿系感染,支气管炎等症。” (5)《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主治恶性肿瘤,阑尾炎,肝炎,泌尿系感染,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等。”
- 白颈蚯蚓
- 主治热病发热狂躁,惊痫抽搐,肝阳头痛,中风偏瘫,风湿痹痛,肺热喘咳,小便不通。 (1)《苗族医药学》:“清热,利尿,平喘” (2)《贵州中草药名录》:“清热利尿,通经,平喘,定惊,降压。治热结尿闭,高热烦躁,抽搐,经闭,半身不遂,咳嗽喘急,小儿急慢惊风,癫痫,高血压病,痹证。”
- 白花前胡
- 主治痰热咳嗽,外感咳嗽,胸胁中痞,心腹结气,头风痛,妇女干血痨。 (1)《贵州草药》:“降气祛痰,解热散结,补虚。” (2)《苗族医药学》:“有祛风湿,止痛,止咳作用。” (3)《常用民间草药手册》:“清热,散寒,下气,祛痰。” (4)《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祛风湿,止痛,止咳。主治感冒头痛,咳嗽等。”
- 老鹳草
- 主治风湿痹痛,肌肤麻木,筋骨酸楚,跌仆损伤,泄泻,痢疾,疮毒。 (1)《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祛风除湿,生肌,止血。主治风湿痛,扭伤,刀伤。” (2)《常用民间草药手册》:“治风湿麻木,咳嗽,小儿百日咳。” (3)《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祛风湿,通经络,止泻痢。用于风湿痹痛,麻木拘挛,筋骨酸痛,泄泻痢疾。” (4)《苗族药物集》:“祛风除湿,止痛,主治膝关节风湿疼痛,扭伤。” (5)《贵州草药》:“利湿,祛风,止咳,止血,生肌,调肝。”
- 对坐叶
-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小儿疳积,泄泻,痢疾,牙疳,皮肤瘙痒。 (1)《云南中草药》:“祛风湿,健脾胃。主治慢性头晕痛,小儿疳积,风湿性关节炎,结合膜炎。” (2)《全国中草药汇编》:“治久泻痢疾,牙疳;外用治皮肤瘙痒。”
- 对叶莲
- 主治风湿痹痛,腰痛,脘腹疼痛,牙痛,跌仆肿痛,小便不利,泄泻,痢疾,湿疹,荨麻疹,毒蛇咬伤。 (1)《贵阳民间药草》:“补气补血,行血活血,为治月经不调要药。” (2)《湖南药物志》:“发表,解毒止痛,开胃。” (3)《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祛风化湿,行气通络。用于风湿痹痛,胃痛胀满,牙痛,痛经,跌仆肿痛。”
- 半枫荷
- 主治风湿痹痛,脚气,腰腿痛,偏头痛,半身不遂,跌仆损伤。 (1)《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祛风除湿,行气通络。用于风寒湿痹,风疹,皮肤瘙痒等症。” (2)《贵州中草药名录》:“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产后风瘫。”
- 半边莲
- 主治毒蛇咬伤,肿痛疔疮,扁桃体炎,湿疹,足癣,跌仆损伤,湿热黄疸,阑尾炎,肠炎,肾炎,肝硬化腹水及多种癌症。 (1)《滇南本草》:“主治血痔,牡痔、牝痔、羊乳痒痔、鸡冠痔、翻花痔及一切疮毒;枝叶熬水,洗诸毒疮、癣,其效如神。” (2)《湖南药物志》:“祛风散寒,消肿止痛。主治抽搐,目翳,疟疾,狗咬伤,小儿惊风,血吸虫病,肝硬化变腹水。” (3)《贵州中草药名录》:“清热解毒,利水平喘。治肝硬化腹水,黄疸,哮喘,肾炎水肿,气管炎,湿疹。”
- 半夏
- 主治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卧不安,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1)《苗族药物集》:“化痰开窍,解毒。” (2)《贵州中草药名录》:“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呕吐、反胃,咳嗽痰多,胸膈胀满,跌打肿痛。”
- 头花蓼
- 主治膀胱炎,痢疾,肾盂肾炎,风湿痛,尿路结石,跌仆损伤,疮疡湿疹,黄水疮,石淋,水肿。 (1)《广西中草药》:“解毒消炎。治痢疾,皮肤溃疡,无名肿毒。” (2)《云南中草药》:“清热利尿,通淋。” (3)《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凉血。主治泌尿系感染,腹泻,血尿。” (4)《贵州中药资源》:“解毒,散瘀,利尿通淋。主治痢疾,肾盂肾炎,膀胱炎。”
- 瓜子金
- 主治咳嗽痰多,慢性喉痹,失眠,跌打损伤,风湿痛,痈疽疮毒,毒蛇咬伤。 (1)《生草药性备要》:“理跌打,去瘀生新;能接骨续筋,止痛消肿,解毒。” (2)《分类草药性》:“走表散寒,治风头,开胃进食。” (3)《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解毒,化痰,通窍,止痛。主治喉头水肿,胃气痛。” (4)《贵州中草药名录》:“镇咳,化痰,活血,止泻,安神,解毒。治咳嗽痰多,吐血,便血,怔忡,失眠,咽喉肿痛,跌打损伤。” (5)《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祛痰止咳,活血消肿,解毒止痛。用于咳嗽痰多,慢性咽喉炎;外治跌仆损伤,疔疮疖肿,毒蛇咬伤。”
- 地胆草
- 主治感冒,扁桃体炎,咽喉炎,眼结合膜炎,黄疸,肾炎水肿,白带,疮疖,湿疹,虫蛇咬伤。 (1)《滇南本草》:“治咽喉疼痛,洗疥疮肿毒。” (2)《贵州草药》:“清热利湿。” (3)《云南中草药》:“清热祛风,止咳除痰,止痢。” (4)《广西民族药简编》:“治胃热痛,牙龈肿痛,肝炎,肾炎,消化不良,痧病,小儿高热惊风。”
- 地柏枝
- 主治刀伤,疮疡溃烂,烧烫伤,胃肠出血。 (1)《贵州民间药物》:“治刀伤,接骨。” (2)《贵州草药》:“止血生肌。” (3)《湖南药物志》:“消肿散血。主治小儿疳积,小儿惊风高热,疮疡溃烂,烫火伤。” (4)《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止血。用于胃肠道出血,挫伤血肿,疮疡,烫伤等。”
- 地苦胆
- 主治咽喉肿痛,口舌糜烂,白喉,痄腮,热咳失音,脘腹疼痛,泻痢,痈疽疔毒,毒蛇咬伤。 (1)《贵州草药》:“治下疳,经闭,消化不良。” (2)《广西本草选编》:“治口腔炎,急性胃肠炎,腮腺炎。” (3)《中国民族药志》:“主治胆囊炎,肝炎,肾炎,盆腔炎,胃热痛,铜钱癣。” (4)《中草药学》:“治瘰疬。”
- 地瓜藤
- 清热利湿,活血通络,解毒消肿。主治咳嗽,痢疾,泄泻,水肿,黄疽,小儿消化不良,风湿疼痛,经闭,带下,跌仆损伤,痔疮肿毒。 (1)《分类草药性》:“叶,包疮毒。” (2)《湖南药物志》:“清肺,解毒,利尿消肿。治水肿,腹水。” (3)《贵州民间药物》:“清热散毒,祛风除湿。” (4)《贵州草药》:“止咳。” (5)《广西中草药》:“健脾利湿,清肺止咳。主治小儿消化不良,湿热黄疸,风热咳嗽,风湿骨痛。” (6)《云南中草药》:“收敛止痢。主治痢疾,腹痛,瘰疬,毒蛇咬伤,骨折。” (7)《广西本草选编》:“消肿止痛。主治跌打肿痛,刀伤出血。” (8)《中草药学》:“收涩,活络。主治中毒性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久泻,断手再植,刀斧伤。” (9)《全国中草药汇编》:“主治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尿路感染。” (10)《贵州民间方药集》:“有镇静安神,止痛作用。治劳伤痛。”
- 地瓜籽
- 杀虫止痒。主治疥癣,皮肤瘙痒,痛肿。 (1)《广西本草选编》:“杀虫止痒。治疥疮,皮肤瘙痒。” (2)《贵州民间方药集》:“治疥癣,痈肿。”
- 地榆
- 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带下,疮痈肿痛,湿疹,阴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 (1)《苗族药物集》:“退热止痛,收敛止痢。” (2)《贵州草药》:“清热凉血,止血。” (3)《贵州中草药名录》:“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治血痢,便血,尿血,血崩,吐血,鼻衄,烫火伤,刀伤出血。”
- 地锦
-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活血止血。主治痢疾,泄泻,黄疸,咳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乳汁不下,跌仆肿痛及热毒疮疡。 (1)《贵州草药》:“清热利湿,止血,杀虫,健脾。” (2)《全国中草药汇编》:“外用治下肢溃疡,皮肤湿疹,烧烫伤。” (3)《贵州中草药名录》:“清热凉血,止血。治痢疾,肠炎,黄疸,吐血,咯血,尿血,便血。” (4)《苗族医药集》:“消食,止泻。”
- 丝瓜
- 主治热病身热烦渴,咳嗽痰喘,肠风下血,痔疮出血,血淋,崩漏,痈疽疮疡,乳汁不通,无名肿毒,水肿。 (1)《贵州草药》:“清热解毒,行血通络。” (2)《滇南本草图说》:“解热,凉血,通经,下乳汁,利肠胃。治痰火及痈疽疮。”
- 光叶海桐
- 主治虚热心烦,口渴,咽痛,泄泻,痢疾。根:镇静安神,补虚降压。主治神经衰弱,头晕失眠,虚劳咳喘,遗精,高血压。 (1)《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清热,祛风湿,安神。” (2)《全国中草药汇编》:“根:祛风活络,散瘀止痛。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折,胃痛,牙痛,高血压,神经衰弱,梦遗滑精。果实:涩肠固精。主治咽痛,肠炎,白带,滑精。” (3)《贵州民间药物》:“治口渴,补心。” (4)《贵州草药》:“补虚弱,安神,生津,清热,定喘。” (5)《广西本草选编》:“清热消肿。” (6)《湖南药物志》:“消炎退热,通经活血,镇咳化痰,祛湿止痛。主治头昏目眩,四肢麻木,腰背疼痛,盗汗。”
- 走马胎
- 主治胃脘疼痛,霍乱吐泻,风湿痹痛,跌仆伤痛,风寒头痛,皮肤瘙痒。 (1)《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祛风湿,行气血,利关节。主治胃肠炎,风湿麻木,劳伤疼痛。” (2)《贵阳民间药草》:“理气行血健脾。治胃病,筋骨疼痛,狐臭,脚痛。” (3)《贵州中草药名录》:“温中散寒,祛风除湿。治胃寒痛,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全身瘙痒,疝气。”
- 吉祥草
- 主治肺燥咳嗽,阴虚咳嗽,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咽喉肿痛,目赤翳障,痈肿疮疖,跌打损伤。 (1)《中国苗族医药彩色图集》:“清肺止咳,接骨,解毒。主治咳嗽,跌打损伤,肝炎,疳积。” (2)《贵州常用民间草药手册》:“补肺,敛肺,止咳。”
- 地蜂子
- 主治痢疾,肠炎,痈肿疔疮,烧、烫伤,瘰疬,痔疮,毒蛇咬伤,崩漏,月经过多,产后出血,外伤出血,跌仆损伤。 (1)《贵州草药》:“治小儿白口疮,发烧,气喘,胸骨痛。” (2)《四川常用中草药》:“散瘀血,消瘰疬。治跌打损伤。” (3)《湖南药物志》:“止血,消炎。用于阴道流血,子宫出血,血崩,急性肠炎,疔毒。” (4)《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解毒,止痛止血。主治肠炎,痢疾,牙痛,胃痛,腰痛,胃肠出血,月经过多,产后或流产后出血过多。外用治烧、烫伤,毒蛇咬伤。”
- 地星宿
- 主治黄疸,痢疾,水肿,淋症,目翳,喉肿,痈肿疱毒,带状疮疹。 (1)《滇南本草》:“发汗,散诸风头痛,明目,退翳膜,利小便,疗黄疸。” (2)《生草药性备要》:“治癞、臭耳、鼻上头风、痘眼去膜、消肿,敷跌打大疮。” (3)《草木便方》:“治头疮,白秃,皮肤疥癣,涂耳烂。” (4)《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利湿,祛痰止咳。主治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胆石症,泌尿结石,伤风感冒,咳嗽,百日咳,咽喉炎,扁桃体炎,目翳;外用治湿疹,带状疱疹,衄血。” (5)《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利尿。治肾脏炎,黄疸。外用搽伤肿,塞鼻可消眼炎,取汁滴耳治中耳炎。”
- 血人参
- 主治感冒发热,咳嗽,肺痈,瘀血腹痛,风湿痹痛,崩漏,妇女腹痛,疔疮痈疽,淋浊。 (1)《贵阳民间药草》:“补血活血。” (2)《全国中草药汇编》:“解表祛湿,止痛,止血。主治感冒发热咳嗽,小儿哮喘,黄疸,胃痛,心绞痛,腰痛,子宫出血,风湿性关节炎,疔疮,毒蛇咬伤。” (3)《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活血,利湿,化痰,解表。治妇女腰痛,血崩,痈疽,淋浊。” (4)《贵州民间方药集》:“滋阴补肾,补气摄血。治大肠下血,久痢,妇女血虚,脾弱食差等。”
- 朱砂根
- 主治咽喉肿瘤,扁桃体炎,心胃气痛,劳伤吐血,跌打损伤,风湿骨痛。 (1)《常用民间草药手册》:“为治喉痛药。用于风火喉痛、喉蛾,风火牙痛,劳伤等。” (2)《苗族医药学》:“解热消肿。治咽喉肿瘤,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 华良姜
- 主治胃寒冷痛,噎膈吐逆,腹痛泄泻,消化不良,风湿关节冷痛,跌仆损伤,风寒咳喘。 (1)《草木便方》:“解风毒,行血消瘀,透筋骨。治风湿四肢麻木,中风顽痹。” (2)《贵州草药》:“散寒止痛,定喘。” (3)《全国中草药汇编》:“止咳平喘,除风湿,解疮毒。主治风寒咳喘,胃气痛,风湿关节疼痛,跌损瘀血停滞,月经不凋,无名肿毒。” (4)《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温胃散寒,消食止痛。治胃痛胀闷,噎膈吐逆,腹痛泄泻,风湿关节冷痛。”
- 竹叶椒根
- 主治风湿痹痛,胃脘冷痛,感冒头痛,牙痛,痛经,顽癣,咳嗽。 (1)《贵州民间药物》:“杀虫,驱风,止痛。治咳嗽,风湿痛,顽癣,虫牙痛,刀伤出血。” (2)《湖南药物志》:“治头痛,感冒。” (3)《广西民族药简编》:“治尿路结石,胃痛,胃下垂,浮肿。” (4)《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祛风止痛,镇咳止血。治虫牙痛,风湿痛,咳嗽,顽癣。”
- 竹叶花椒
- 主治脘腹冷痛,寒湿吐泻,蛔厥腹痛,龋齿牙痛,湿疹,疥癣。 (1)《四川常用中草药》:“行气,杀虫,祛风。治胸腹冷痛,蛔虫肚痛,风寒牙痛,湿毒痒疮。” (2)《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散寒,止痛,驱蛔。治胃寒,蛔虫,牙痛。” (3)《全国中草药汇编》:“主治胃肠功能紊乱,感冒头痛,风寒咳嗽。” (4)《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治胃寒及蛔虫腹痛,牙痛,湿疮。”
- 光叶花榈木
- 主治心胃气痛,膀胱热淋,小便短赤,淋漓涩痛,咳血,衄血,腹泻。 (1)《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补中益气,生津止渴,解毒杀虫。治肺痈,烧烫伤,黄蜂或蜜蜂刺伤。” (2)《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解痉止痛,凉血止血,利水渗湿,止泻。用于心胃气痛,膀胱热淋,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咳血,腹泻。”
- 阴行草
- 主治湿热黄疸,肠炎痢疾,小便淋浊,痈疽丹毒,尿血,便血,外伤出血,痛经,瘀血经闭,跌仆损伤,产后腹痛。 (1)《中国药用植物图鉴》:“活血、通经、止血。主治刀伤出血,出血性下痢。” (2)《贵州草药》:“解表,散寒热,利湿祛风。主治感冒咳嗽,漆疮。” (3)《苗族医药学》:“治白痢,产后腹痛,肝炎。” (4)《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活血散瘀,止血,镇痛,利尿。主治烫火伤,黄疸,全身水肿,尿血,产后瘀血腹痛,经闭等。”
- 江南山柳
- 主治风湿关节痛。 《苗族医药学》:“治风湿关节痛。”
- 灯盏细辛
- 主治感冒,风湿痹痛,中风瘫痪,胸痹,胃痛,牙痛,小儿疳积,跌仆损伤。 (1)《云南中草药》:“发表散寒,健脾消积,消炎止痛。” (2)《全国中草药汇编》:“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活络止痛。主治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疼痛,脑血管意外引起的瘫痪,骨髓炎。”
- 灯心草
- 主治淋病,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心烦不寐,小儿夜啼,喉痹,口疮,创伤,高热不退。 (1)《苗族医药学》:“高热不退,小便不利。” (2)《苗族药物集》:“退热,消肿,利水。”
- 羊奶奶叶
- 主治跌仆肿痛,骨折,风湿骨痛,哮喘。 (1)《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清热利湿,止咳平喘。治咳喘。” (2)《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消肿止痛,止咳平喘。治骨折,损伤肿痛,咳喘。” (3)《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止咳平喘,消肿止血。用于咳喘,外伤出血。”
- 羊耳菊
- 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瘤,风湿痹痛,痈疮疔毒,乳痈。 (1)《分类草药性》:“走表散寒,治咳嗽。” (2)《云南中草药》:“行气活血,止血,解毒生肌。主治慢性肾炎,疝气,内脏出血,疮痈。” (3)《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止咳平喘,敛汗补虚。主治咳嗽哮喘,体弱多汗。”
- 问荆
- 主治鼻衄,吐血,咯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淋证,目赤翳膜。 (1)《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作利尿及止血药,治风湿、淋病、刀伤。” (2)《湖南药物志》:“治气急,杨梅疮,刀伤出血。” (3)《贵州民间方药集》:“清热利湿,平肝散结。治风热头痛,黄疸,肝炎,尿结,胸腹痞块等。”
- 血水草
- 主治目赤肿痛,咽喉疼痛,口腔溃疡,疔疮肿毒,毒蛇咬伤,癣疮,湿疹,跌仆损伤,腰痛,咳血。 (1)《贵州民间药物》:“清热解毒。治小儿癣疮。” (2)《湖南药物志》:“止血逐瘀,杀虫。” (3)《中国民族药志》:“祛腐生肌。用于咽喉肿痛,口腔溃疡,内伤出血。”
- 芙蓉花
- 主治肺热咳嗽,吐血,目赤肿痛,崩漏,白带,腹泻,腹痛,痈肿,疮疖,毒蛇咬伤,水火烫伤,跌打损伤。 (1)《滇南本草》:“止咳嗽,解诸疮毒。” (2)《滇南本草图说》:“敷疮,清肺凉血,散热消肿。” (3)《生草药性备要》:“消痈疽,散疮疡肿毒,理鱼口便毒,又治小儿惊风肚痛。” (4)《分类草药性》:“治目疾,女人白带,补气活血。” (5)《苗族医药学》:“清热凉血,消肿解毒。” (6)《贵州中草药名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肺痈,无名肿毒,疔疮,火烫伤。”
- 麦冬
- 主治肺燥干咳,肺痈,阴虚劳嗽,津伤口渴,消渴,心烦失眠,咽喉疼痛,肠燥便秘,血热吐衄。 (1)《苗族药物集》:“清热,止咳,解毒消肿。” (2)《贵州中草药名录》:“润肺止咳,清心除烦,滋阴生津。治肺燥咳嗽,吐血,咯血,肺痿,虚劳烦热,消渴,热病伤津,咽干口燥,便秘。” (3)《苗族医药学》:“润肺止咳,生津止渴。”
- 观音座莲
- 主治外伤肿痛、出血,崩漏,乳痈,痄腮,痈肿疔疮,风湿痹痛,心烦失眠,毒蛇咬伤。 (1)《湖南药物志》:“祛风解毒。” (2)《广西本草选编》:“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肺燥咳嗽,外伤出血,痈疮肿毒,腮腺炎,毒虫咬伤。” (3)《全国中草药汇编》:“祛瘀止血。治跌打损伤,痈肿疔疮。” (4)《贵州中草药名录》:“祛风解毒,清热止血。治风热感冒,风湿肿痛,血崩,白带,痄腮,疮毒,蛇咬伤,子宫功能性出血。”
- 红苋菜
- 主治痢疾,二便不通,蛇虫螫伤,疮毒。 (1)《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清热,止痢,止血。主治痢疾,腹泻,红崩。” (2)《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退热。治吐血,血崩。” (3)《广西民族药简编》:“酒浸或猪瘦肉蒸服治贫血,身体虚弱。产后体衰。”
- 红禾麻
- 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跌仆损伤,骨折疼痛,月经不调。 (1)《贵州草药》:“活血止痛,祛风除湿。” (2)《全国中草药汇编》:“主治风湿关节痛,皮肤瘙痒,月经不调。”
- 红娘
- 治血瘀癥瘕,腰痛,阳痿,狂犬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