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前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白前的概览。白前又名锐勾摆,归类于苗药,为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的根茎和根,可退肺火,化痰,消水。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白前的基本信息,如基原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锐勾摆
- 分类: 苗药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Cynanchum stauntonii ( Decne. )Schltr. ex Lév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柳叶白前Cynanchum stauntonii(Decne.) Schltr,ex Levl. 多年生直立半灌木,高0.5~1m。根状茎横走或斜生,根系极发达。茎圆柱形,有细棱。叶对生,具短柄;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3~12cm,宽0.3~1.5cm,顶端渐尖,基部渐窄,全缘,伞形聚伞花序腋生,有花3~8朵,小苞片多数;花萼5深裂;花冠幅状,5深裂,裂片线形,紫红色;副花冠裂片盾状;雄蕊5,与雌蕊合生成蕊柱,花药2室,柱头微凸,包在花药的薄膜内。蓇荚果单生,窄长披针形,长达9cm;种子披针形,黄棕色。花期5~8月,果期9~10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谷湿地、溪滩、江边砂碛处,以至半浸于水中。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省区。
- 栽培与养殖: 喜温暖湿润气候,忌干燥,宜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土壤栽植。种子繁殖:3月播种育苗,4~5月苗高15cm左右即可移栽。分株繁殖:宜在春季3、4月进行,选带有2~3个芽的根状茎,穴栽,每穴1株,覆土压实,浇水。生长期应注意除草、浇水、适施粪肥,防病虫害。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栽后第2年秋后采挖全株,取根及根茎,洗净,鲜用或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根茎呈细长圆柱形,有分枝,稍弯曲,长4~15cm,直径1.5~4mm。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节明显,节间长1.5~4.5cm,顶端有残茎。质脆,断面中空。节处簇生纤细弯曲的根,长可达10cm,直径不及1mm,有多次分枝呈毛须状,常盘曲成团。气微,味微甜。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表皮为一层径向延长的薄壁细胞,外侧壁显著增厚;下皮为一层切向延长的细胞,较表皮细胞为小。皮层中有乳汁管,有的有中柱鞘纤维束环列,有的还可见到石细胞单个或数个成群存在。维管束双韧型,外韧皮部呈窄带状,内韧皮部在木质部内侧,呈束状。外韧皮部与木质部间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木纤维与本薄壁细胞均木化。髓大部分成空腔。本品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或草酸钙簇晶。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粗粉1g,加70%乙醇1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取滤液1ml,蒸发干,残渣加醋酐1ml使溶解,再加硫酸1滴,呈红紫色,放置后变为污绿色。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根茎中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C24-C30脂肪酸和三萜华北白前醇(hancokinol)[1]。
- 药理作用: 1.镇咳、祛痰 本品醇提物[6.5g(生药)/kg]和醚提物[20g(生药)/kg]给小鼠灌胃,显示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和祛痰作用,醇提物的镇咳作用强于祛痰作用。水提物[20g(生药)/kg]无明显的镇咳作用,但有一定的祛痰作用[1]。 2.镇痛、抗炎、抗血栓形成 给小鼠口服白前(Ⅰ)醇提物5g/kg和15g/kg,能显著延长热痛刺激甩尾反应的潜伏期,减少由乙酸引起的扭体反应的次数,抵制二甲基引起的耳肿、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跖肿胀。此外,它还能显著延长大鼠体内血栓形成时间和凝血时间[2]。给小鼠腹腔注射水提物,对巴豆油致炎剂引起的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抗炎作用[1]。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邱声祥.中国中药杂志,1994,19(8):488 药理 [1]梁爱华,等.中国中药杂志,1996,21(3):173 [2]沈雅琴,等.中国药房,2001,12(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