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枫荷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半枫荷的概览。半枫荷又名加幼,归类于苗药,为金缕梅科植物半枫荷的根,可祛风止痛,除湿,通络。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半枫荷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药物运用......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加幼
- 分类: 苗药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 Chang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 Chang 常绿或半常绿乔木,高约17m;树皮灰色。叶互生,簇生于枝顶,常为卵状椭圆形,长4~13cm,宽4~6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稍不等侧,掌状3裂或1侧裂,边缘有具腺锯齿,具基出脉3条;叶柄长2.5~4cm;托叶线形,早落。花多密集成圆头状花序,雌雄同株,雌花序单生,总花梗长达4.5cm;雌花单被,雄花序排成总状;无花被;雄蕊多数,花丝极短。蒴果多数,密集,长椭圆形,熟时顶孔开裂。种子形扁,具趐,黑褶色。花期3~4月。果期9~10月(原植物见图145)。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坡杂林中的湿润处、溪边和路边。分布于贵州、江西、广东、海南、广西等省区。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挖,洗净,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或不规则分枝状,长短粗细不一。表面棕褐色,较粗糙,有纵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长2~5mm。质坚实,不易折断,切断面皮都薄,易剥离,木部淡黄色至棕红色,较粗的根可见明显的多轮同心性圆环。气微香,味涩、微苦。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涩、微苦,性热。入冷经。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 考证: /
- 制剂: 枫荷除痹酊。详见附篇一国家标准民族药(苗药)品种第40号。
- 选方: /
- 注意事项: 孕妇禁服。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半枫荷的根含齐墩果酸衍生物和鞣酸衍生物:齐墩果酸、3-羰基齐墩果酸、2α,3β-二羟基齐墩果酸、2α,3β,23-三羟基齐墩果酸、鞣酸-3,3'-二甲醚、鞣酸-3,3',4-三甲醚、鞣酸-3,3'-二甲醚-4-O-β-D-木糖苷;此外还含β-谷甾醇和硬脂酸[1]。
-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 实验表明,半枫荷根的醇提物大小剂量均有明显对抗由醋酸所致的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作用;大剂量能显著对抗由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趾肿胀,在致炎半小时开始就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持续到6小时以上,表明可对抗炎症早期的渗出和水肿,有明显的抗炎作用[1]。 2.镇痛作用 小鼠热板法镇痛实验表明,半枫荷根的醇提物具有轻度的镇痛作用[1]。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周光雄,杨永春,等.中草药,2002,33(7):589 药理 [1]杨武亮,等.江西科学,1999,17(3):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