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劳木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功劳木的概览。功劳木又名潘豆乃,归类于苗药,为小檗科植物细叶十大功劳的茎、根,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功劳木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潘豆乃
- 分类: 苗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功劳木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潘豆乃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黔东南地区
- 药材来源: 为小檗科植物细叶十大功劳的茎、根。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 主治: 用于湿热泻痢,黄疸,黄疸型肝炎,目赤肿痛,疮疖。 (1)《苗族医药学》:“除热,排毒,退黄。” (2)《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除热,排毒,退黄。主治肺痨咳血,小便疼痛。” (3)《苗族药物集》:“除热,排毒,退黄。主治肺结核,小便疼痛,痢疾。”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Mahonia fortunei( Lindl. )Fedde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细叶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Lindl.)Fedde 与阔叶十大功劳的区别:高1~2m。茎多分枝。小叶3~9片,狭披针形至披针形,宽1~2cm,先端长尖而具锐刺,基部楔形,边缘每边有刺状锯齿6~13个。花期7~8月,果期8~10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坡灌丛、路边。也有的栽培于庭园。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四川、贵州等省区。
- 栽培与养殖: 喜凉爽,不耐寒,适宜阴湿、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或冲积土。种子繁殖:4月上旬,整地,作1.3m宽的畦,按行距2.5m开沟,深7cm,撒入种子,施猪粪水,盖3cm厚细土。培育2~3年,当苗高30cm左右即可移栽。于3~4月在整好的地上作1.3cm宽的畦,按行株距各30cm开穴,每穴1株,盖土压紧,再盖土与畦面齐平,浇水。扦插繁殖:2~3月选择硬枝;或6~7月用嫩枝扦插,分株在早春2~3月。苗期每年5、7、9各月中耕除草1次。追肥2次。移栽后每年中耕除草2~3次,追肥1次,肥料以猪粪为宜。注意防治介壳虫危害。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切块片,鲜用或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细叶十大功劳木茎与阔叶十大功劳木相似,很难区别。横向裂纹稍浅,皮孔较小。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细叶十大功劳茎横切面:组织构造与阔叶十大功劳茎极为相似,仅皮层纤维束较少;中柱鞘部位纤维束排列成断续环状;草酸钙方晶偶见。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0.1g加1%HCl5ml,水浴温浸15分钟,滤过。滤液加碘化秘钾试剂数滴生成橙红色沉淀(检查生物碱)。 (2)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冷浸30分钟,时加振摇,滤过,滤液作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小檗碱,乙醇溶解成每1ml含0.5~1mg的对照品溶液。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m,点于同一硅胶H-CMC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展开,展距10cm,取出晾干,于254nm紫外分析灯下观察,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斑点。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性冷。入热经。 (1)《苗族医药学》:“人热经。” (2)《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性冷,味苦,入热经。” (3)《苗族药物集》:“性冷,味苦,入热经。”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5g。外用:适量。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肺结核十大功劳8g,煎水内服。 2.治小便疼痛十大功劳8g,马鞭草7g,白茅草根8g,紫花地丁6g,海金沙10g,风轮草8g,煎水内服。(1~2方选自《苗族医药学》) 3.治肺结核功劳木10g,白及10g,矮地茶15g,水煎服。(《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 4.治痨咳功劳根或叶、平地木、白及等量,共研末,开水吞服,每日3g,1日3次。 5.治腹水、水肿十大功劳、玉米须、茅草根、海金沙、金沙藤、车前草各16g,水煎服。 6.治火眼、麦粒肿十大功劳根或三颗针31g,熬浸膏,点眼。(4~6方选自《贵州民间方药集》)
- 注意事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