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花椒的概览。花椒又名也尔玛,归类于藏药,为芸香科植物花椒、青椒、竹叶椒的果皮,可开脉道,杀虫,化食,止痒,醒酒。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花椒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也尔玛
- 分类: 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花椒
- 类别: 藏药
- 民族药名: 也尔玛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花椒、青椒、竹叶椒的果皮。
- 出处: /
- 功效: 开脉道,杀虫,化食,止痒,醒酒。
- 主治: 胃病,虫病,酒病;外治皮肤虫病。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1.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2.Z.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 3.Z.armatum DC.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1.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7m,茎干常有增大的皮刺和细小的皮孔。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柄两侧常有一对扁平基部特宽的皮刺及叶轴具狭小的叶翼;小叶5~11,对生,近无柄、纸质、卵形、椭圆形至广卵圆形,边缘有细圆锯齿,齿缝处着生粗大而透明的腺点,下面中脉基部两侧常被一簇锈褐色长柔毛。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花梗被柔毛;花小,花被4~8,呈三角披针形,雄花雄蕊5~7,雌花心皮4~6,仅2~3个或1个心皮成熟。蓇葖果红色至紫红色,外密生疣状凸起的油点,沿背腹线开裂。种子圆球形,黑色具光泽。花期3~5月,果期7~8月。 2.青椒:树皮暗灰色,多皮刺,无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1~21,对生或近对生。伞房状圆锥花序,顶生;雄花雄蕊药隔顶部有一色泽较深的腺点,退化心皮细小;雌花中雌蕊退化成鳞片状,心皮1~3,几无花梗,柱头头状,蓇葖果绿色至暗绿色,成熟时呈紫红色,表面有细皱纹,腺点色深呈点状下陷,先端有极短的喙状尖。种子卵圆形,黑色具光泽。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3.竹叶椒:茎枝的皮刺对生,基部扁面宽。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9,对生,披针形、椭圆披针形或狭披针形,主脉上有针刺;叶轴有宽翅和尖锐的皮刺。聚伞房状圆锥花序,腋生;花小单性蓇葖果暗红色,有粗大而突起的腺点。种子卵形,黑色。花期3~6月,果期8~9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花椒:生于山坡灌丛中,路旁或栽培在庭院中。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或连小枝一起剪下,晾晒至干,除去枝、叶及杂质,将果皮与种子分开。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1.花椒:有蓇葖多为单生,偶有2个,罕为3个并生,果皮自顶端沿背缝线开裂,基部相连的两瓣状,直径4~5mm,外壳呈紫色或红棕色,极皱缩,有多数疣状突起和凹下的油点,直径0.5~1mm。内果皮光滑,淡黄色,薄革质,有时与外果皮分离而向内卷曲,部分果实基部有小果柄及未发育的颗粒状离生心皮,有特殊香气,味麻辣而持久。 2.青椒:蓇葖果为1~3个,多数为3个并生,略呈球形,直径3~4mm,顶端具小喙尖。果皮自顶端背腹缝开裂至基部,表面呈灰绿色或黄绿色,有网状皱纹,散生多数凹下的油点(油室)。内果皮呈灰白色或淡黄色,常由基部与外层果皮分离,两者均向内反卷,种子大都脱落,偶见留存,呈卵圆形,黑色具光泽,直径约3~4mm,种脐线形呈淡棕色,味微甜而后辛辣。 3.竹叶椒:蓇葖果1~2个,稀为3个,直径4~6mm,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散生多数大而明显突起的油点(油室),直径0.5~1mm。味辛辣,气香。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1.花椒果皮横切面:外果皮为一列表皮细胞,细胞外壁被角质纹理,胞腔内含棕色物,表面观可见不定式气孔,气孔直径32~42μm。中果皮布有维管束及大型油室,油室呈椭圆形,长500~900μm,直径300~700μm,内含淡黄色油状物,薄壁细胞内尚含草酸钙簇晶,靠近内果皮处尤多,直径15~50μm。内果皮由数列木化的薄壁细胞组成,长短不等,彼此交错,接近中果皮处的2~3列条形,其余呈长圆形、类圆形或多角形,直径12~22μm,壁厚2~6μm,有稀少斜纹孔。 2.青椒果皮横切面:外果皮表皮细胞内含草绿色橙皮甙,表面观亦可见角质纹理和不定式气孔,直径22~32μm。中果皮油室长200~400μm,直径150~250μm。草酸钙簇晶少见。内果皮的木化薄壁细胞呈长方形、类圆形或多角形,直径18~30μm,壁厚3~5μm。 3.竹叶椒果皮横切面:内果皮细胞淡黄绿色,短纤维状,也有呈石细胞状,直径10~32μm,壁厚4~8~10μm,孔沟明显,草酸钙簇晶较为多见。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薄层层析:样品制备,可称取花椒、青椒碎末各2g,置锥形瓶中,分别加乙醚10ml,密塞振摇,冷浸过夜,滤过。取滤液蒸干,残渣各加乙醚2ml溶解,溶液供点样。吸附剂用硅胶G,湿法铺板,110℃活化30~40分钟。展开剂用正己烷-乙酸乙脂(8∶2),展距12cm。显色剂用5%磷钼酸乙酸溶液,喷雾后各出现不同斑点。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辛、辣,性温、糙。
- 用法用量: 内服3~6g;外用适量。
- 考证: 《如意宝树》曰:“花椒性燥,治各种胃病。”《形态比喻》曰:“花椒树皮黑色,粗糙;叶糙;花小,棕红色:果实味辛,性糙。其作用可治声音嘶哑,并能舒张脉口”。本品之名有和阿扎拉、爷尔玛、保尔察、卡当等。《晶珠本草》记载:果实外形如芫荽子而色红、粗糙,果壳裂口,内有果核,色黑,坚。果实饱满,辛辣者,称辛椒,果实瘦小,辣味淡者,称青椒。 据考证,花椒、青椒为其正品,竹叶花椒为其常用副品。
- 制剂: /
- 选方: 方一:花椒、酸藤果、大蒜、小米辣、胆南星、萼果香薷、羌活、牛尾蒿。研细末调酥油制剂外用,治皮肤虫病。 方二:消白脉外用散:甘松、藏菖蒲、藏茴香、阳起石、花椒、碱花、甘草。研细后与酥油或猪脂调匀,涂擦。治疗血管破裂,脉结,筋脉扭伤。 方三:六味花椒汤散:花椒、蒺藜、冬葵果、余甘子、硇砂、螃蟹。以上六味加净水煎汤。口服。治癃闭。 方四:花椒、藏菖蒲、姜黄共研,陈酥油、猪油调和涂搽,然后曝晒太阳。对肾病下落症引起的奇痒难忍有效。 方五:迷果芹、花椒、葛缕子、青盐、酒糟、酒醅等。加热吸之。可将创伤坏血、黄水吸出,将散布之风驯服。
- 注意事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