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沙蜥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青海沙蜥的概览。青海沙蜥又名木吾,归类于藏药,为鬣蜥科动物青海沙蜥的全体、血,可整体:功能恢复肾腰阳气,壮阳。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青海沙蜥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木吾
- 分类: 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青海沙蜥
- 类别: 藏药
- 民族药名: 木吾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为鬣蜥科动物青海沙蜥的全体、血。
- 出处: /
- 功效: 整体:功能恢复肾腰阳气,壮阳。
- 主治: 治肾寒病、阳萎等症。 血:治内脏损伤。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Phrynocephalus vlangalii(Strauch).
- 药物分类: 动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体长形,头和身躯扁平,长60mm左右,尾长约70mm,无鬣鳞。头部宽圆,吻棱不显;鼻孔略朝向外侧,左右鼻鳞间有数排小鳞;头顶两眼间具有一小白点,眼上方外侧呈棱角边缘,上、下眼睑游离缘的一排鳞片向外突出,呈水平状;鼓膜不显。咽喉部有横沟褶。背部鳞小而均匀,四肢背面鳞具棱,胸、腹部鳞光滑。尾基粗扁,后端鳞逐渐具棱。头、背为灰褐色,颌缘有深浅相间的纵纹。背部具不规则的深色斑纹,并散缀浅色点,背中央具浅色纵纹。喉、胸、腹部缀大黑斑,四肢与尾部有斑纹。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栖息于半荒漠或沙漠地区。在沙地筑洞,洞口呈半圆形,穴洞构造简单。日出后活动,通常以匍匐潜行的方式猎食。体色与周围环境相适应。行动敏捷迅速,全身紧贴沙土表面,急速左右抖动,很快钻入沙内。以各种小昆虫为食。分布于青海、甘肃、新疆、四川等省区。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 Peiers为有鳞目蜥蜴科动物,与青海沙蜥亦有同样功用,
- 采收加工: 捕杀后,去其内脏、尾、爪后,将全体晒干或晾干。 药用时将少许麝香、诃子放入水中搅拌,用其液搽拭体内外,而后裹以调好的面粉,置火灰中煨烤。待面粉表皮之色焦黄时,去掉面粉,研细后备用。取血,晒干,研细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