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荞麦的概览。荞麦又名日介渣窝,归类于藏药,为蓼科植物金荞麦、荞麦和苦荞麦的全草,可健胃,消食,止泻,愈疮。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荞麦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日介渣窝
- 分类: 藏药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1.Fagopyrum dibotrys(D. Don)Hara.;2.F. esculent-um Moench.;3.F. tataricum(L.)Gaertn.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1.金荞麦:多年生草本。块根粗壮,木质化,呈结节状,横走,表皮淡红色至红棕色。茎直立,高40~70cm,多分枝,有细纵棱,微带红色。叶片三角形,长5~8cm,宽4~7cm~9cm,顶端渐尖,基部心形或平截,稀具短柔毛;叶柄粗状,长4~8cm;托叶鞘筒状,膜质,顶端偏斜,长10~15mm。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分枝稀疏,花偏生于花序轴的一侧;花被片5白色;雄蕊8,花药粉红色;花柱3,柱头头状。瘦果长卵形,具3棱,长3~4mm,黑褐色,长为花被的2倍。花期7~8月,果期8~9月。 2.荞麦: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有细纵棱,绿色或稍带红色,高30~50cm。叶三角状卵形,长2~5cm,宽1.5~3cm,顶端渐尖,基部心形,叶柄与叶片等长或稍长。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被片5深裂,淡红色或类白色,长3~4mm;花柱3,柱头头状。瘦果卵形,具3棱,棱角锐利,长5~6mm,黑褐色。花期5-9月,果期6-10月。 3.苦荞麦: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50cm。叶片宽三角形,长2~6cm,顶端渐尖,基部心形或戟形,叶柄长4~8cm;托叶鞘膜质,顶端偏斜,长约5mm。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梗细长,排列稀疏;花被片淡绿色或淡红色,5深裂,裂片椭圆形,长约2mm;雄蕊8,短于花被;花柱3,较短。瘦果长卵形,长4~5mm,黑褐色,具3棱,棱角锐利。花期7月,果期8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1.金荞麦:生于撩荒地、何谷阶地、路旁、宅围。 2.苦荞麦:生于海拔3500~3900m的荒地、河谷阶地,亦有栽培。1.金荞麦:产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河南、陕西、云南、贵州、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区有分布;此外,印度东北部、尼泊尔、克什米尔地区、越南、泰国亦有分布。 2.荞麦:全国各地有栽培。 3.苦荞麦:产于西藏东南部、四川、云南;华北、东北、华中、贵州均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开花盛期采集,除净枯叶、残茎,洗净、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金荞麦根茎呈不规则的块状,木质化,或呈圆锥状,长短不一,直径1~4cm。表面深灰褐色,有环节和纵皱纹,密被点状皮孔,有凹陷的圆形根痕和须极残余;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淡黄色至黄棕色,有放射状纹理,中央有髓。茎细长,常折成“N”字形,皱缩,有节,节上有膜质托叶鞘和叶。叶片三角形,皱缩,淡黄色。花小,类白色至淡黄色,花被5,雄蕊8。气微,味微酸、涩。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金荞麦根茎(直径1.2cm)的横切面:木栓层为4~5列木栓细胞,均含棕色物。皮层较窄,薄壁组织中有草酸钙簇晶。韧皮部有少数纤维散在。木质部呈内外面层,形似年轮,外层较宽,木薄壁细胞壁较薄,导管形大而稀少,木部射线细胞呈狭长方形;内层较窄,木薄壁细胞壁较厚,导管形小,呈单列径向排列。髓部细胞圆形,壁较厚。 粉末鉴别:金荞麦粉末:淡红色。淀粉粒类圆形,直径4~30μm,脐点点状。草酸钙簇晶,直径20~50μm。具缘纹孔导管多见。韧皮纤维较少见。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1.取金荞麦生药粉末1g,用乙醇50ml回流提取2小时,取醇提取液1~2滴,置试管中,加花色素试剂2ml(取正丁醇60ml与15%盐酸40ml混合,再加入硫酸亚铁FeSO(4)·7H(2)0 77mg溶解,即可)。在沸水浴上加热5min,溶液呈樱红色。(检查还原花色甙元二聚物) 2.电泳谱,取醇提液,点在新华1号滤纸条上(5 ×30cm),用硼酸-硼砂缓冲液pH=8.8,电压200V,电流0.3mA,电泳7小时,晾干,观察荧光后,喷以对甲苯磺酸试剂(20%乙醇液),100℃烤5min,约在离原点17cm处有红棕色斑点。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甘、涩,凉。
- 用法用量: 配方用,每次9~15g。
- 考证: 在《月王药诊》、《四部医典》未见记载。《晶珠本草》记载:“渣窝分黑、白两种,性凉、轻,生三灾病,功效愈疮,破血,治疮疖。渣窝茎秸熬汤或煮酒,消食。渣窝反复炒后,再反复煮,成浓酒后性温。”
- 制剂: /
- 选方: 方一:荞麦15g,山楂15g,鸡内金12g。共研细粉。治消化不良、胃痛。一次2~3g,一日3次。 方二:荞麦15g,短尾铁线莲120g,马蔺籽60g,贯众60g。共研细粉。治狂犬病、瘰疬。一日2~3g,一日3次。 方三:荞麦150g,山楂(炒)90g,生甘草60g。共研粗粉。治痢疾。一次3~6g,一日3次,煎服。 方四:荞麦120g,乌奴龙胆60g,青蒿60g,猪毛菜50g,茸蒿50g,獐牙莱50g。共研粗粉。治高血压病。一次3g,一日2~3次,煎服。
- 注意事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