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耳鼠兔粪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红耳鼠兔粪的概览。红耳鼠兔粪又名执合兴,归类于藏药,为鼠兔科红耳鼠兔的粪,可清胃、肝、肾热。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红耳鼠兔粪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执合兴
- 分类: 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红耳鼠兔粪
- 类别: 藏药
- 民族药名: 执合兴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为鼠兔科红耳鼠兔的粪。
- 出处: /
- 功效: 清胃、肝、肾热。
- 主治: 治胃痛、痛风、目疾、经闭,补养体力。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Ochotona erythrotis Buchner.
- 药物分类: 动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为国内一大型鼠兔。体长165~250mm,体重125~350g左右。耳较大而圆,无尾。夏季体背全为棕黄褐色,腹部为白色或污白色,头部自鼻端沿额部至两耳壳呈锈黄色,四肢内侧呈红褐色,四肢背面为白色或污白色。冬季时节体色略有改变,但变异不大,体背呈灰色而稍带棕黄色,四肢和腹面与夏毛同色。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常见于中国西南及西北部的高原地区。栖息于河谷间的裸露红土岩、石岩、峭壁及砾岩地带。在青海偶见于农田附近活动。活动敏捷。穴居,单独营穴,穴洞简单,地下有1~2m长的洞道,分支少;或直接利用各种岩石缝隙作为栖居之地。主要以植物绿色叶茎或禾本科的蒿草为食,亦盗食农作物。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四川、甘肃等省区。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收采。粪便多堆集于洞口,收集后筛净泥土,拣去砂石,晒干。一般以粪熬膏备用。其方法将干粪以水浸泡,煮沸,弃去残渣,将余水熬成膏即可。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干燥粪便呈长圆形或略长圆形,直径4~6mm,外表棕褐色或灰褐色,粗糙。破碎后可见多数植物纤维及其他未消化物质。陈久者气微,新鲜者微臭。以粒大、均匀、无破碎、无质杂者为佳。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甘、苦,性平。
- 用法用量: 配方用,4.5~9g。
- 考证: 据《晶珠本草》记载:执合兴与朱砂、水银同源,在沟口朝北的石岩缝隙中,如糖液一样的岩石精汁聚集在一起流出来,其分类有六种、四种、五种之说。《八支》记载:夏天炎热时,金、银、铜、铁、锡、铅六精熔化如紫草茸汁,从石岩里流出来,即成执合兴。《甘露八部》记载:东西南北均产,从石崖空洞里,流出甘露汁,四方流出四物,化成四种珍宝之汁液,有金、银、铜、铁之色。《四部医典》记载:锡、铅同为一物,执合兴实有五种。 据调查,执合兴不知为何物。执合兴(有音译为渣驯、札训等),1957年出版的《格西曲札藏文辞典》译为五灵脂、石沥清,1985年出版的《藏汉大辞典》译为岩精,1986年出版的《晶珠本草》汉译本译为地松脂。青海地区藏医均以红耳鼠兔粪代用,据称红耳鼠兔有觅食执合兴之特性,故其粪具有执合兴之功效。
- 制剂: /
- 选方: 方一:五味红耳鼠兔粪汤:红耳鼠兔粪膏150g,马兜铃225g,哇夏嘎200g,红花175g,熊胆5g。前三味先煎,取汁去渣,再加入红花、熊胆,略煮后口服。治肝热病。 方二:红耳鼠兔粪独味汤:红耳鼠兔粪膏煎汤,祛风化湿,清热利尿。主治垢病、尿闭症。 方三:十三味鼠兔青鹏散:红耳鼠兔粪膏23g,麝香3g,红花6g,小豆蔻9g,熊胆5g,唐古特乌头20g,唐古特青兰9g,诃子50g,红景天14g,黑草乌50g,川木香10g,藏菖蒲9g,黑冰片6g。清热凉血,杀疠镇痛。主治六腑之血胆病,疠虫降于肠胃之刺痛等症,效如甘露。 方四:九味檀香散:白檀香、麝香、红花獐牙菜、红耳鼠兔粪膏、唐古特乌头、小豆蔻、诃子、白刀豆、白糖。共研为散。可治热邪增盛于肾。 方五:钙质结核、诃子、红耳鼠兔粪膏如君;哇夏嘎、尼泊尔紫堇如皇后;寒水石如太子;藏木香、芫荽子、沙棘果膏如大臣;上药共研。是治培根本布症的通治方。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