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独活的概览。独活又名志甲,归类于藏药,为伞形科植物白亮独活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根,可杀虫,止血,愈疮疡,治麻风。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独活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志甲
- 分类: 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独活
- 类别: 藏药
- 民族药名: 志甲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白亮独活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根。
- 出处: /
- 功效: 杀虫,止血,愈疮疡,治麻风。
- 主治: /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Heracleum candicans Wall.ex DC.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m左右,全体被白色绒毛。根圆住形,分歧,茎直立,圆柱形,中空,具纵直细沟纹。叶互生,具柄;叶片宽卵形至长椭圆形,一至二回羽状分裂,裂片卵圆形,长5~10cm,宽3~6cm,表面深绿色,背面密被白色绒毛,边缘具不整齐锯齿。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总苞片和小总苞片少数,线形;伞辐10~30,不等长,花白色;萼齿5,细小;花瓣5,倒卵形,边缘小伞形花序的外围花瓣扩大为辐射瓣,先端2裂;雄蕊5;花柱基短圆锥状,花柱2裂。分生果倒卵形,长5~10mm,宽约5mm,幼时具柔毛,成熟后光滑,先端微凹,侧棱扩大成翅;油管较果实短得多。花期7~8月,果期8~9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3000~3700m的林缘、路边。分布于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等省区。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除上述原植物外,分布在西藏、云南等地的同属植物白云花Heracleum rapula Franch.的根。国内科研资料较全,建议推广使用。
- 采收加工: 秋后挖根,洗净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根茎部粗壮,圆柱形,有密集的环状叶痕及横皱纹。根部扭曲,直径约3cm,下部分叉。表面灰棕色至黑棕色,具不规则的纵沟及少数横皱纹,可见稀疏细小的皮孔及须根痕。较粗大者木部略现朽蚀状。质坚硬,折断面不平坦,带裂片性。切断面皮部有油点。近形成层显棕色。香气浓,味甚苦带涩。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平。 《藏药配方新编》:味苦、辛,性平。 《新编藏医学》:味苦、辛,性平。 《藏医百科全书》:味苦、辛,性平。
- 用法用量: 常配方用,6~9g。
- 考证: 详见羌活条,其所述志甲即本品,茎中空具细沟纹,叶羽裂表面深绿色,背面灰白色,花白色等特征与《晶珠本草》记载相符。 附羌活:《晶珠本草》记载:泽玛杀虫,止血,愈疮疡,治麻风。分为白、黑、黄三种,本品茎中空,状如茴香而高大,有节,节向上四周分枝,种子状如芫荽子,扁而有翼。黑色种根、茎熏鼻可预防传染病。《如意宝树》记载:泽玛叶、根止血,流血时撒在脉管断口上即止。《形态比喻》记载:泽玛分三种,阴阳山川皆生长,白色种叶嫩软青色,茎长有弹性,花白色;黑色种叶黑色,油润,微有毛,茎红色,花白色,有气味;黄色种花金色;泽玛根似迷果芹的根(藏药名:加哇),根质虚松,气味芳香,黑色种味最香,白色种次之,黄色种更次,质差。让钩多吉说:泽玛白色种止血,黑色种,祛寒,杀虫。 上述将泽玛分为白(志甲)、黑(志那合)、黄(志赛尔)三种。据查,白、黄种近似,临床上未分,加之,黄者味淡,质次,故仅将志甲收载。志那合即本品,全株有特殊香气,其茎中空淡紫色;花小白色;果长圆形,具翅等特征与《晶珠本草》记载相符。
- 制剂: /
- 选方: 九味独活汤:独活(根)250g,小檗皮200g,冷蒿200g, 珠芽蓼叶200g,紫草200g,红花150g,熊胆5g,独活子65g,豌豆花150g。前五味药煎熬成汤,后四味药粉碎成细粉,混匀,放入汤内,搅拌,即得。功效止血,用于鼻孔出血、产后出血、血管破裂等。每服3g(后四味药量),每日2~3次。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