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赭石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代赭石的概览。代赭石又名目宝巴加,归类于藏药,为氧化物类刚玉族矿物赤铁矿的代赭石,可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代赭石的基本信息,如基原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目宝巴加
- 分类: 藏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代赭石
- 类别: 藏药
- 民族药名: 目宝巴加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为氧化物类刚玉族矿物赤铁矿的代赭石。
- 出处: /
- 功效: /
- 主治: 能治骨折,收敛黄水,治脑病。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Haernatitum.
- 药物分类: 矿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产于沉积铁矿床、沉积变质铁矿床、火成岩、火山升华物、接触变质矿床、热液矿脉及金属矿床的铁帽中,亦可由褐铁矿、菱铁矿、磁铁矿等转变而成。产于西藏、青海、四川、山东、山西、广东、河南、湖南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挖出后去净泥土杂质,砸碎,过筛。 煅代赭石:取净代赭石,砸碎,置坩埚内,在无烟炉上煅透,取出,立即倾入醋盆中淬酥,捣碎,再煅淬一次,取出水飞数次,晒干,碾成粗粉末(每代赭石50kg,用醋共25~3Okg)。
- 炮制方法: 代赭石炮制的探讨中指出,煅代赭石比生代赭石Mn,Fe,Al,Ca,Mg,Si等成分的溶出量都有较大的增加,证明煅后药物质地酥脆,确实使有效成分易于溶出。尤其钙的溶出量增加了30倍。 由实验得知,煅代赭石中砷的含量大大减少,要使药物安全有效需用煅代赭石;短时使用,小剂量用生代赭石。再者,传统煅制代赭石,以煅后酥脆程度作为煅代赭石中砷的含量应作为一个控制质量的指标。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本品属三方晶系。呈薄板状,菱面体状,但较少见,多见者呈块状,片状、鳞片状,具放射状构造的肾状及粉末集合体。结晶质赤铁矿,呈铁黑色至钢灰色,隐晶或粉末状者为红色。条痕樱桃红色,金属光泽至半金属光泽,或土样光泽,硬度5.5~6。密度5~5.3。质脆,无解理。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取本品粉末约0.1g,置试管中加盐酸2ml,振摇静置。取上清液2滴,加硫氰酸铵试液2滴,溶液即显血红色;再加铁氰化钾试液1~2滴,即发生蓝色沉淀;再加25%氢氧化钠试液5~6滴,沉淀变成棕色。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涩,性凉。
- 用法用量: 9~15g。外用作收敛剂。
- 考证: 据《晶珠本草》记载:代赭石干黄水,固骨脂。本品是紫色的坚硬石头,色如紫草茸,外表有突起的疹粒,如蛙背,有光泽,在其他石上划痕时留有黄褐色痕迹,击碎时,断面有如硇砂破裂样的光滑面。本品有雌雄二种,形状相似,雌性者可配制成紫红色颜料。据查证,目前青海地区藏医不分雌雄二种,均以代赭石入药。
- 制剂: /
- 选方: 方一:十八味贴敷剂:寒水石两份,代赭石、纤维石、金矿石、银矿石、黄铜矿、钟乳石、阳起石(白石棉)、蓝石棉、铁棒锤、青海大戟、麻花艽花、狼毒、乳香、决明子、黄葵子、镰形棘豆、点地梅。以上各药如法炮制加工,共研为散,根据疾病寒热,选用童便、凉开水、酒醅汁、旧酥油等调合,涂擦或敷贴,可治痹症、瘙痒症、黄水病、白脉病引起的足跛、大筋引起的拘挛或僵直等病。 方二:石精混合剂代赭石、纤维石、磁石、钙质结核、石燕、肉豆蔻、丁香、广木香、乳香、决明子、黄葵子、沉香、葛缕子、麝香。以上各药除麝香外,共研加麝香合匀。内服或外涂,对白脉病颇有疗效。 方三:代赭石、钙质结核、石灰华、红花、熊胆、白糖。为散,撒布创口可治创伤。 方四:水银、红铜灰、珍珠、代赭石、熊胆、硼砂、贝母、白硇砂、斑蝥、瓦韦。共研细末。可外撒内服,能接脉止血,粘合裂口,矫正凹陷。 方五:代赭石、兔尿、蝗虫口水、骨碎补、毛诃子核、羊肩胛骨灰等六味。共研细末敷于创口。可封闭头伤脑汁外流。
- 注意事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