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药品全生命周期数据·涵盖药品研发、市场、临床等数据

欢迎访问首字母为L的少数民族药品清单。本站点共收录6种以L为首字母的少数民族药品,您可以通过首字母快速定位所需药品,从而了解该药品的更多信息。

龙骨
主治脑刺痛,筋骨损伤,骨折,刃伤,盗汗,遗精,淋病,失眠多梦,巴木病。 1.《光注释集》:“止腐敛疮。” 2.《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镇静,安神,杀黏,止血,涩肠,生肌,敛疮。”
龙骨
主治“菲埋喃皇罗”(水火烫伤),“乃多皇埋,暖冒拉方来”(胸中烦热,失眠多梦)。
六方藤
治风湿关节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
两面针
治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胃痛、腹痛、牙痛、咽喉肿痛、感冒头痛、胃十二指肠溃疡、胆道蛔虫、跌打损伤、外伤出血、毒蛇咬伤。
蓝钻
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骨折。
络石藤
治风湿痹痛、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小便不利、肺结核、跌打损伤、外伤肌腱挛缩
陆英
治风湿骨痛、腰膝及四肢酸痛、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肾炎水肿、脚气浮肿、肝硬化腹水、产后关节痛、四肢麻木、赤白带下、黄疸型肝炎、小儿惊风、跌打损伤、骨折、颈淋巴结结核、荨麻疹。
芦山藤
治风湿骨痛、肌腱痉挛、小儿慢惊风、小儿麻痹后遗症、跌打损伤。
辣椒
果,治胃寒痛、胃肠痞满、蜈蚣咬伤、蜂蜇伤。根,治风湿痛、腰痛、蜈蚣、蜂蜇伤。叶,治水肿、水火烫伤、蜈蚣咬伤。
老鼠耳
肺结核咳嗽咯血、衄血、吐血、黄疸型肝炎、慢性气管炎、精神分裂症、疔疮肿毒、毒蛇咬伤。
六棱菊
治风湿骨痛、风湿性关节炎、感冒发热、口腔炎、胃肠炎、肝炎、肺结核、食欲不振、小儿惊风、肾炎水肿、热淋、白浊、白带、闭经、毒蛇咬伤。
楝树
治蛔虫病、蛲虫病、虫牙痛、跌打肿痛、皮肤湿疹、疥疮、湿疣、小儿秃疮、毒蛇及蜈蚣咬伤、蜂蜇伤、外伤出血。
栗树
根,治疝气、牙痛、漆疮。叶,治咳嗽、漆疮、皮肤瘙痒。种仁,治反胃呕吐、泄泻、小儿迟行、衄血、吐血、便血。树皮,治丹毒、疥疮、目疮、漆疮、果壳,治反胃、衄血、便血、瘰病。
龙葵
感冒发热头痛、喉痛、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尿路感染和结石、淋浊、白带、跌打损伤、毒蛇及狂犬咬伤、痈疮肿毒。
疬子草
治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月经不调、尿路结石、瘰疬、跌打损伤、骨折、疮疡肿毒、毒蛇咬伤。
鹿梨
枝、叶,治急性胃肠炎,脚转筋,反胃。根,治小儿疳积,痛经,瘰疬,疮疖肿毒,蛇咬伤。根皮,治疥癣,疮疖。果实,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肠炎腹泻,痢疾,肺燥咳嗽
零陵香
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咽喉肿痛、胸满腹痛、蛔虫性腹痛、风湿痹痛、四肢麻木、月经不调、痛经、视力减退、腋臭、皮肤瘙痒。
葎草
感冒发热、肺炎肺结核、膀胱炎、急性肾炎、肾盂肾炎、尿路感染和结石、血尿、肠炎痢疾、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天疱疮、痔疮、脱肛、蛇、虫咬伤、痈毒初起。
罗裙带
治头风痛、咽喉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甲状腺功能亢进、乳腺炎、痔疮。尿潴留、跌打扭伤、骨折、脱臼、疮疥、无名肿毒、横痃、蛇伤。
落地荷花
治肝炎、尿路感染、结膜炎、化脓性骨髓炎、痈疮肿毒。
芦荟
治湿热头晕头痛、耳鸣烦躁、小儿疳积、癫痫、衄血、便秘、尿路感染、痈疮肿毒、湿疹、烧烫伤。
凌霄花
感冒发热、胃腹痛、胃肠炎、跌打损伤、骨折。
萝芙木
治高热不退、高血压、眩晕、失眠、痧症、腹痛吐泻、肺结核、胆囊炎、急性黄疸型肝炎、咽喉痛、痈肿、疥疮、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犁头草
治淋浊、黄疸、阑尾炎、结膜炎、疔疮、痈疖肿毒。
柳枝
治尿路感染或结石、淋浊、白带、小便不通、肝炎、高血压、风湿痹痛、慢性支气管炎咳嗽、脚癣、黄水疮。
莲子
治心悸失眠、热病神昏、暑湿烦渴、痢疾、肠炎腹泻、吐血、咳血、呕血、便血、血崩、遗精、遗尿、热淋、乳汁不通。
罗浮柿
治跌打损伤、腹泻、痢疾。
了哥王
治风湿骨痛、风湿性关节炎、鹤膝风、气管炎、肺炎肺结核咳嗽哮喘、水肿、瘰疬、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疔疮、拔砂枪伤砂及异物。
罗汉果
治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感冒咳嗽、大便秘结。
绿豆
治痢疾、肠炎腹泻、牙痛、食物及药物中毒、口舌生疮、暑热烦渴、水肿。
老虎须
治咽喉肿痛、骨鲠喉,肾炎水肿、风湿骨痛、乳汁不通。
露兜簕
支气管炎感冒高热不退、尿路感染或结石、肾炎水肿、肝炎、肝硬化腹水、胃痛、肺炎咳嗽哮喘睾丸炎、尿浊、痔疮、白带、疝气痛、癌症、阴囊湿疹。
蝼蛄
治尿路结石、小便不通、便秘、水肿、骨鲠喉、痹疬、痈肿恶疮、竹木刺入肉不出。
硫黄
治虚寒泄泻、慢性气管炎、阳痿、神经性皮炎、疥癣、湿疹、黄水疮、烧烫伤。
露蜂房
哮喘、风痹、急性乳腺炎、痔漏、阳痿、顽癣。
鲤鱼
肉,治水肿腹满、脚气、黄疸、咳嗽气逆、乳汁不通、妊娠浮肿、便血、痈肿。胆,治目赤肿痛、青盲障翳、咽喉痛。
莱菔子
治食积胀满、咳嗽痰多、吐血、衄血、偏正头痛、痢疾、热淋、砂淋。
螺蛳
肉,治小便赤涩、痔疮、浮肿、目赤肿痛、黄疸、水肿、反胃、痢疾、脱肛、子宫脱垂、疔疮脓肿。壳,治胃脘痛、泄泻、目翳、小儿腹泻
荔枝
假种皮,治产后或病后虚弱、脾虚久泻、血崩。种子,治疝气、睾丸肿痛、鞘膜积液、胃痛。果壳,治痢疾、血崩、湿疹。根,治胃寒胀痛、咽喉肿痛、疝气、遗精。叶,治耳后溃烂。
李树
果实,治肝硬化腹水、烦热口渴。种仁,治痰饮咳嗽便秘、跌打损伤。叶,治小儿惊风、水肿、疮疖。根,治腹泻、淋病、牙痛、丹毒。
灵芝
高血压、冠心病、心律不齐、神经衰弱、头晕失眠、肝炎、慢性气管炎、虚劳、咳嗽、气喘、消化不良、风湿性关节炎、白细胞减少症。
落地生根
治咽喉肿痛、吐血、骨痛、跌打损伤、刀伤、痈疮肿毒、烧烫伤、枪伤砂入肉不出。
蓈萁
治衄血、肺热咳血、尿道炎、膀胱炎、小便不利、水肿、月经过多、血崩、白带、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落新妇
治风湿骨痛、关节痛、急性胃肠炎、感冒头痛咳嗽、劳累筋骨疼痛。
冷水蕨
治烧烫伤。
蓝树
治跌打损伤、刀伤出血、毒蛇咬伤。
绿兰花
治偏头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痈疮肿毒、疗疮、脓疱疮、烧烫伤。
老君须
肺结核咳嗽痰多、高血压头痛、月经不调、崩漏、白带、便血、角膜云翳、烧烫伤。
罗星草
治咽喉炎、扁桃体炎、肠炎、痢疾、肝炎、胆囊炎、关节肿痛、跌打损伤、骨折、毒蛇咬伤。
流苏子根
治疥疮、湿疹、皮炎、皮肤瘙痒。
龙胆地丁
治咽喉肿痛、肝炎、阑尾炎、痢疾、血尿、白带、目赤肿痛、肾炎、膀胱炎、便血、关节肿痛、瘰疬、前列腺炎、乳腺炎、疔疮肿毒、毒蛇咬伤。
硫黄
主治各种皮肤病,如头癣、脚癣等,各种痔瘘,颈淋巴结核,全身及生殖器的恶疮,如淋病、梅毒,麻风等,虫牙疼痛,风湿关节炎等。 1.《注医典》:“散发,吸收,化瘀。主治白癜风,各种黑斑,疮疡,疥癣,湿疹,皮肤瘙痒,关节炎,感冒,耳部外伤等病症。” 2. 《拜地依药书》:“散发致病物质,稀化并排除致病体液。主治白癜风,毒虫叮伤,化脓性疥癣和湿疹,大小关节痛,月经不畅,感冒,乃孜来,多汗,癫癎,中风,偏头痛等病症。” 3.《药物之园》:“有祛风,消炎,热身,软化物质,燥湿,清除和吸除致病体液。主治感冒,乃孜来,湿性咳嗽,气喘,痰液不化,黄疸,经水不畅,头癣,湿疹,癫癎,脑溢血,偏头痛,耳聋,毒虫叮伤,麻风,小关节痛等病症。”
绿矾
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各种外科疾病,如各种湿疹,各种漏症,恶疮不愈,皮肤瘙痒,坐骨神经痛,牙龈糜烂,五官疮疡,鼻出血等。 1.《注医典》:“疗眼外疮疡等。” 2.《拜地依药书》:“疗头癣,口腔溃疡,耳道流脓,耳后脓疮等。”
龙葵果
主治湿热性或血液质性疾病,如热性肝炎、胃炎、咽喉炎、肾炎,湿性水肿。 1.《注医典》:“清热收敛。主治内外各种热性炎肿,舌炎,头痛,耳痛,腮腺炎,脑膜炎,眼部发炎,胃炎,肾炎等。” 2.《拜地依药书》:“清热止痒,消肿软坚,燥湿敛疮,防腐除脓,生寒固精。主治各种热性皮肤瘙痒、痈肿,口渴,烧伤,化脓性天花,肿瘤,道精等。”
吕宋楸荚粉
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蛔虫、绦虫等肠道寄生虫,大便不畅,湿寒性中耳炎,创口久而不愈,湿疹奇痒。
丽春花
主治湿热性或血液质性各种疾病,如热性流泪,视力下降,腹泻痢疾,头部疼痛,热性关节疼痛,荨麻疹,四肢麻木,烫伤烧伤,眼皮松弛。 1.《注医典》:“清热退肿,疗眼疾等。治热性炎肿,初期眼疾等。” 2.《拜地依药书》:“清除黏性物质,消炎养颜等。治眼角分泌增多,眼部发炎等。” 3.《药物之园》:“收敛,退回致病物质,散发致病物质,增强器官,祛风止痛,清热消炎,燥湿止泪,安神除悸,肥体强身,止汗除臭等。治感冒头痛,类风湿关节痛,迎风流泪,心悸心慌,身瘦体弱,出汗狐臭等。”
芦荟
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肠胃虚弱,大便秘结,各种疮伤,关节疼痛,夜盲视弱,月经不调,小便不利,肠寄生虫。 1.《注医典》:“祛寒催眠,除伤迹,愈甲沟炎,止脱发,消除肛门炎、阻止阴茎炎及口腔肌炎,止关节痛,清除头部异常胆液质,止头痛,除鼻疮,清除黑胆质,愈郁忧症,消除眼部溃疡,沙眼,眼角烧痛,清除胃中黏液质性和胆液质性废物,愈食欲不振,消除胃中胆液质性垂舌烧痛,攻泻大便,止胃痛,开通肝阻,消除黄疸,止痔疮血、肛裂出血。” 2.《拜地依药书》:“温胃散气,明目,并能消除眼部瘙痒、疼痛、烧热。” 3.《药物之园》:“愈胃源性多种精神病,愈肛瘘,驱肠虫,平喘止咳血,软坚散结,消除痔疮,愈头癣、湿疹、斑秃。”
李子
主治干热性或胆液质性疾病,如胆液质性发热发烧,热性恶心呕吐,干性咳嗽和伤寒。 《药物之园》:“清热止咳,清退消耗热等。治热性咳嗽,结核性发热等。”
芦根
主治湿热性或血液质性疾病,加湿热性牙龈红肿,牙齿出血,小便不通,经水不下,头癣,湿疹,面部斑点。 1.《药物之园》:“除垢洁齿,清热止咳,开通胆阻,燥湿愈伤,收敛止血,生发固发等。治牙齿生垢,热性咳嗽,胆道生阻,各种创伤,刀箭外伤,外伤出血,发软脱发等。” 2.《拜地依药书》:“消炎退肿,清热止痛,原血止血,助产等。治各种炎肿,腰退疼痛,血热咳血,难产等。”
罗勒
主治湿热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肝脏阻滞,吸收不佳,心悸抑郁,心神不定,瘫痪,面瘫,关节疼痛,腹泻痢疾。 1.《注医典》:“散气消痔,治胃气性痔疮。” 2.《白色宫殿》:“强心,催眠,治心虚,失眠等。” 3.《药物之园》:“平喘止咳,消炎退肿,防疫,防虫,治气急,咳嗽头痛,口腔溃疡,疫病流行,害虫侵犯等。”
罗布麻叶
主治湿热性或血液质性疾病,如高血压病,头痛,头晕,心悸,神经衰弱,肝虚腹水,肝炎。
罗望子
主治热性和胆液质性疾病或血液质性疾病,如胆液性发热发烧,口渴胃虚,恶心呕吐,血热偏盛,遗精早地及湿热性皮肤病和尿路感染。 1.《注医典):“具有清理大肠,退热退烧,降逆止吐,清热止渴的作用。主治大便干燥,发热发烧,恶心呕吐,胃热口渴。” 2.《白色宫殿》:“具有清除过盛的胆液质,清热补胃,止渴止吐的作用。主治胆液质过盛引起的大便干结,胃热口渴,恶心呕吐。” 3.《拜地依药书》:“具有清除全身多余的胆液质,清理大肠,清热增食,清热补胃,止吐止渴,除暑解毒,安神除慌,消除黄疸,祛风止痒,消炎愈创的作用。主治全身性胆液质增多,肠道不畅,大便干结,胃热纳差,胃脘灼热,恶心呕吐,口干烦渴,中暑昏倒,心悸心慌,面目黄疸,皮肤瘙痒,口腔溃疡等。” 4.《药物之园》:“具有清热强心、补胃,消除胆液质性恶心呕吐,清热降压,安神除慌,祛风止痒,消除霍乱、白喉、口腔溃疡的作用。主治热性心虚、胃虚,胆液质性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心悸心慌,皮肤瘙痒,霍乱,白喉,口腔溃疡。”
罗勒子
主治湿热性或血液质性疾病,如湿热性痢疾、腹痛、腹泻、便血、痔疮出血及热性心脏疾病。 1.《保健药园》:“抗毒解毒,调整气质。治各类中毒,气质失调等、” 2.《拜地依药书》:“消除头晕,止泻止痢等。治腹泻痢疾,习惯性腹泻等。”
柳树
主治湿热性或血液质性病症,如发热头痛,脑胀心慌,小便不利,热性关节炎,肝阻黄疸等。 《药物之园》:“清除异常黏液质、胆液质和黑胆质,清热补脑,清热补心,开通肝阻,除烦止渴,消除伤寒,清热止痢等;治热性心脑两虚,癫?,心悸口渴,胆液质性伤寒,热性痢疾等。”
骆驼蓬子
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体瘦阳痿,瘫痪,面瘫,咳嗽气喘,精神郁闷,健忘等。 1.《保健药园》:“桂寒止痛,强筋健肌,补神通窍,明目增视,平喘止咳,利尿通经等。主治寒性头痛,坐骨神经痛,关节疼痛,瘫痪,面瘫,厥僵,抽搐,癫狂,癔病,耳鸣视弱,气喘咳嗽,小便不利,月经不调等。” 2.《拜地依药书》:“去风止痛,明目增视,驱出肠虫,顺气通肠,清除胸肺黏性黏液质,温脑热体,祛寒强肌,通经利尿,生辉养颜,肥体壮阳等。外用主治关节炎、目糊视弱、肠道有虫、肠梗阻、坐骨神经痛、胸肺黏性黏液质增多、肠中气阻、脑身不温等,内服主治瘫痪、面瘫、寒性搐紧、小便不利、月经不畅、体瘦阳痿等。” 3.《药物之园》:“软化和散发异常体液,清除胸肺黏性液体,散除肠中之气和浓性物质,壮阳肥体,催乳利尿,通阻调经,平喘止咳,清除异常黑胆质和黏液质等。内服主治寒性癫?、瘫痪、癫狂、健忘、水肿、黄疸、坐骨神经痛、脉管有阻、肠道有梗、大便不畅、气喘咳嗽等。”
骆驼蓬
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头痛,坐骨神经痛,瘫痪,面瘫,神经错乱,癔病,肠梗阻,黄疸,水肿,健忘等。煎水外洗可治关节炎,滴虫病。熏烟可除虫避邪等。 1.《注医典》:“散发致病物质,麻醉人体,疗眼疾等。” 2.《药物之园》:“开通脉阻,清理血液,软肠通便,助孕,溶石排石,明目增视,生发乌发,恢复知觉,消除乃孜来,增强听力,除恶避邪等。” 3.《拜地依药书》:“清除多余黏质湿性,散发浓性物质,体内产热,利尿通经,增乳,清除黏液质和黑胆质等。”
莱菔子
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胃脘作恶,冒寒虚弱,消化不良,湿盛痰多,蝴蝶斑,白癜风等皮肤斑点及毒虫叮伤等。
萝卜
主治干寒性或黑胆质性疾病,如大便不通,气阻腹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音哑,水肿黄疸,胆囊结石,耳肿疼痛等。 1.《注医典》:“消除眼白青斑,疗久咳,解蘑菇之毒,解蛇毒,催乳等。治眼底青斑,久咳不愈,蘑菇中毒,乳汁稀少,毒蛇咬伤等。” 2.《药物之园):“散除耳部之气,缓解耳部头痛,消除眼白血瘀,消除限内余液,养颜生辉等。治气结性耳痛,眼白血瘀,眼内余液,面色不佳等。”
绿豆
主治干热性或胆液质性疾病,如中暑发热,干热性口腔炎,干热性咽喉炎,干热性腹泻,干热性咳嗽,麻疹等。 1.《注医典》:“清热止痛,消炎退肿,止泻止痢等。治热性关节疼痛,外伤脱位,中暑腹泻等。” 2.《白色宫殿》:“清热止泻等。治发热发烧,伤寒,腹泻等。” 3.《拜地依药书》:“清热止咳等。治伤寒并发咳嗽等。”
主治干热性或股液质性疾病,如热性心虚,乃孜来感冒,干性咳嗽,脑虚,胃热口渴,便秘体瘦等。 《药物之园》:“生湿补胃,利尿止痛,阻止胃中浊气上脑,解蘑菇之毒等;治胃燥虚弱,小便烧痛,饭后浊气上脑,蘑菇中毒等。”
藜芦
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胃中宿食,黏液质性瘫痪、脑膜炎、癫癎、癔病、月经不通,寒性关节疼痛及皮肤瘙痒、牛皮癣、颈淋巴结核等皮肤病,听力下降。 1.《注医典》:“疗创疡,视力降低等。” 2.《拜地依药书》:“清除胃中多余异常体液等。疗皮肤白斑,皮肤瘙痒等。”
龙涎香
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脑、心、神经疾病,如脑心两虚、神经衰弱、记忆减退、心慌忧郁、心理性阳痿。 1.《注医典》:“热身益寿,增强知觉,温补心脏等。治年老体寒,知觉减退,心脏寒虚等。” 2.《白色宫殿》:“补心,补脑,滋补神精。” 3.《拜地依药书》:“双补心脑,增强感觉,增强支配器官智力。治寒性胃痛,肠道气结,寒性头疼,偏头疼,湿寒性关节疼痛,浓性黏液质性脑部疾病,筋肌酸痛,知觉下降等。”
驴乳
主治干热性或胆液质性疾病,如发热,消耗性伤寒,结膜炎,咽喉炎,牙周炎,肺热咳嗽,肺部疮疡,咳血,肠道溃疡,尿道疮疡,尿痛等。 《药物之园》:“清火,生湿,生辉,通阻,寒补心脏。治脑部干性过盛性失眠,干热性头痛,鼻出血,热性眼病、眼红、流泪、眼角生物,白喉,牙龈炎,牙痛,扁桃体炎,结核病,热急性伤寒,干热性消瘦、咳嗽、气喘、感冒和各种出血,热性水肿、便秘、脾脏硬化、痢疾、肠疡、子宫溃疡,尿痛,尿道疮疡,药物中毒,热性内外炎肿。”
鹿茸
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肾寒阳瘦,性欲低下,早泄遗精,哮喘咳嗽,胃虚纳差,消化不良,肠荡,肠梗阻,各种水肿,筋骨松弛,宫寒不孕,经闭,乳汁不下,寒性牙痛,两胁冷痛,白癜风,皮肤瘙痒。
鹿角
主治各种湿热性或血液质性疾病,如各种创伤,各种炎肿,咳血,牙龈脓疮,牙齿松动。 1.《注医典》:“能防有害物质流窜于眼部,止泻止痢等;治有害物质流窜于眼部,急性肠炎等。” 2.《拜地依药书》:“疗久泻不止,消除黄疸,消除疼痛,通利经水,消除眼疮,祛斑生辉,消炎愈疡等。主治久泻不止,黄疸,膀胱疼痛,牙齿疼痛,经水不止,眼部疮疡,皮肤白斑,白癜风,下肢皮裂,小儿口腔溃疡等。”
六月雪
主治咽喉肿痛,白喉,吐血,血淋,赤白下痢,跌打损伤,痈疮肿毒,毒蛇咬伤,水火烫伤。 (1)《贵州民间方药集》:‘“通经,止吐血,解热,驱风,利尿,敷消红肿。” (2)《贵州中草药名录》:“舒肝散郁,破血消肿。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骨折,跌打损伤。” (3)《广西本草选编》:“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主治白喉,扁桃体炎,咽喉炎,感冒高热,麻疹,肺炎,无名肿毒。”
龙葵
主治疔疮,痈肿,丹毒,跌仆扭伤,慢性气管炎,肾炎水肿。 (1)《苗族医药学》:“治寸耳癀,痈,丹毒。” (2)《苗族药物集》:“排毒,散结。主治腮腺炎。” (3)《滇南本草》:“治小儿风热,攻疮毒,洗疥癞痒痛,祛皮肤风热。” (4)《滇南本草图说》:“治小儿风邪,热证惊风,化痰解痉,亦治痘风疮,遍身风痒,疔,可攻能散。采叶洗疮,其效如神。” (5)《贵州中草药名录》:“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抗癌。治痢疾,胃癌,疔疮痈肿,跌打损伤,扁桃体炎,九子疡,血崩,咳喘。”。”
老鹳草
主治风湿痹痛,肌肤麻木,筋骨酸楚,跌仆损伤,泄泻,痢疾,疮毒。 (1)《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祛风除湿,生肌,止血。主治风湿痛,扭伤,刀伤。” (2)《常用民间草药手册》:“治风湿麻木,咳嗽,小儿百日咳。” (3)《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祛风湿,通经络,止泻痢。用于风湿痹痛,麻木拘挛,筋骨酸痛,泄泻痢疾。” (4)《苗族药物集》:“祛风除湿,止痛,主治膝关节风湿疼痛,扭伤。” (5)《贵州草药》:“利湿,祛风,止咳止血,生肌,调肝。”
连钱草
主治热淋石淋,湿热黄疸,疮痈肿痛,跌仆损伤,湿热胃病。 (1)《贵阳民间药草》:“治月经不调,红崩带下,解热利尿,镇咳,治肺结核。” (2)《苗族药物集》:“调经止痛。主治月经不调,实热胃痛。” (3)《贵州草药》:“解热,利尿,祛风除湿,调经,镇惊,解毒。”
冷水花
主治湿热黄疸,赤白带下,淋浊,尿血,小儿夏季热,疟母,消化不良,跌仆损伤。 (1)《贵州民间药物》:“利湿,清热,退黄。” (2)《湖南药物志》:“清热利湿,生津止渴,退黄护肝,和胃补虚。” (3)《贵州草药》:“利湿,清热,补虎。”
灵香草
主治感冒头痛,牙痛,咽喉肿痛,胸满腹胀,肠蛔虫。 (1)《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用于感冒头痛,咽喉肿瘤.蛔虫病。” (2)《苗族医药学》:“清热,行气,止痛,驱虫。用于感冒头痛,牙痛,咽喉肿痛,胸满腹胀,肠蛔虫。” (3)《草药彩色图集》:“祛风散寒,行气止痛。”
灵芝
主治虚劳,心悸,失眠,头晕,神疲乏力,久咳气喘,冠心病,矽肺,肿瘤。 《贵州中草药名录》:“补肾宁心,壮骨,抗癌。治神经衰弱,胸痞,胃炎,肝炎,痔疮。”
萝藦
主治虚损劳伤,阳痿,遗精白带,乳汁不足,丹毒,瘰疬,疔疮,蛇虫咬伤。 (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下乳。” (2)《重庆草药》:“治虚弱白带。” (3)《全国中草药汇编》:“根:补气益精,主治体质虚弱,阳痿,白带,乳汁不足,小儿疳积;外用治疔疮,五步蛇咬伤。全草:强壮,行气活血,消肿解毒,主治肾虚遗精,乳汁不足;外用治疮疖肿毒,虫蛇咬伤。”
鹿药
主治劳伤,风湿疼痛,偏、正头痛,月经不调,病经,跌打损伤,疮疖肿毒,乳痈。 (1)《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祛风活血,调经。主治风湿麻木,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2)《贵州中草药名录》:“祛风止痛,强筋健骨。治头痛,劳伤,风湿,背疽,乳痈。” (3)《贵州中药资源》:“祛风止痛,强筋壮骨。治风湿骨痛,神经性头痛,劳伤。外用治乳腺炎,痈疖肿毒,跌打损伤。” (4)《贵州草药》:“解毒,镇痛。”
落新妇
主治风热感冒,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头身疼痛,发热咳嗽,肺痨咳血,盗汗,吐血。 (1)《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活血散瘀,止痛。治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筋骨痛。” (2)《苗族医药学》:“治肺痨咳血,盗汗,吐血。”
落地梅
主治风湿疼痛,脘腹疼痛,咳嗽,跌打损伤,疖肿疔疮,毒蛇咬伤。 (1)《贵州中草药名录》:“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治风寒咳嗽,风湿麻木疼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2)《湖北中草药志》:“主治消化道出血,血淋,小儿疳积,产后大出血。” (3)《贵州草药》:“活血止痛,解毒。”
鹿衔草
主治肾虚腰痛,风湿痹痛,筋骨萎软,新旧咳嗽,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 (1)《湖南药物志》:“活血止血。治创伤出血,一切蛇虫犬咬伤。” (2)《贵州草药》:“润肺止咳,敛汗,和血,强腰膝。” (3)《苗族医药学》:“有止咳、补肾强身的作用。” (4)《云南中草药》:“润肺止咳,消炎止痛。主治矽肺,大叶肺炎,热咳,腰痛,感冒喉痛,疔毒。” (5)《贵州中草药名录》:“补虚,益肾,祛风除湿,活血调经。治虚弱咳嗽,劳伤吐血,风湿关节炎,崩漏,白带。” (6)《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祛风,活血,调经。治风湿麻木,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蓝布正
主治虚损劳伤,虚弱咳嗽,月经不调,感冒,头晕,疔疮,肠炎。 (1)《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益气补血,养阴,健脾胃,润肺化痰。用于虚损劳伤、虚弱咳嗽、白带。” (2)《贵州中药资源》:“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肠炎、痢疾、腰腿疼痛、跌打损伤、白带,外用治疔疮、痈肿。” (3)《湖南药物志》:“温中,行气,止痛。治妇女小腹痛。” (4)《贵州草药》:“解表散寒,壮阳补虚,和血,解毒。治劳伤,月经不调,感冒。”
硫黄
主治阳痿,遗精,尿频,带下,寒喘,心腹冷痛,久泻久痢,便秘,疥疮,顽癣,秃疮,天疱疮,湿毒疮,阴蚀,阴疽,恶疮。 (1)《苗族医药学》:“杀虫,壮阳,散寒。” (2)《贵州中草药名录》:“壮阳,散寒,通大便。治阳痿,虚寒泻痢久不止,便闭,虚喘。外用治疥癣疮癞。”
腊梅花
用于暑热烦渴,头晕,胸闷脘痞,咽喉肿痛,小儿麻疹,烫火伤。 《贵州中药资源名录》:“解暑生津,开胃散郁,止咳。治暑热头昏,呕吐,气郁胃内,麻疹,百日咳;外用治烫火伤,中耳炎。”
蝼蛄
主治小便不利,水肿,石淋,瘰疬,恶疮。 《贵州中草药名录》:“利尿,消肿,解毒。治水肿,小便不利,石淋,跌打损伤。外治疮肿。”
辣蓼
主治痢疾,泄泻,乳蛾,疟疾,风湿痹痛,崩漏,痈肿疔疮,瘰疬,毒蛇咬伤,湿疹,脚癣,外伤出血。 (1)《苗族药物集》:“散寒止痛,除热解毒。主治急性胃痛,毒蛇咬伤。” (2)《草木便方》:“理气止痛,解毒消肿。主治霍乱,脚转筋,心胸痞痛,痃癖,毒蛇咬伤,毒虫咬伤。”
辣椒
主治胃寒气滞,脘腹胀痛,呕吐,泻痢,风湿痛,冻疮。 《贵州中草药名录》:“温中,散寒,活血,健骨。治寒滞腹痛,呕吐,泻痢,疥癣,冻疮,扭伤,关节炎。”
鲤鱼
主治胃痛,泄泻,水湿肿满,小便不利,脚气,黄疸,咳嗽气逆,胎动不安,妊娠水肿,产后乳汁稀少。 (1)《贵州中草药名录》:“利水,消肿,下气,通乳。治水肿胀满,脚气,黄疸,咳嗽气逆,乳汁不通。” (2)《苗族医药学》:“健脾开胃,止咳平喘,利尿消肿。”
露蜂房
主治风湿痹痛,风虫牙痛,喉舌肿痛,痔漏,风疹瘙痒,皮肤顽癣。 (1)《贵州中草药名录》:“祛风,杀虫,解毒。治小儿惊痫抽搐,关节疼痛,乳房胀痛,扁桃体炎。外用治痈疡肿毒,淋巴结结核,疥癣,湿疹,龋齿痛。” (2)《苗族医药学》:“祛风,杀虫。”
螺蛳
主治黄疸,水肿,疮肿,淋浊,消渴,痢疾,目赤翳障,痔疮。 (1)《贵州中草药名录》:“清热,利水,止渴。治小便赤涩,痔疮,浮肿。” (2)《中国动物药志》:“清热,利水,明目。治黄疸,水肿,淋浊,消渴,痢疾,目赤翳障,肿毒等。” (3)《苗族医药学》:“清热利水。”
企业版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