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伞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追风伞的概览。追风伞又名科土欧,归类于苗药,为报春花科植物狭叶落地梅的全草或根,可祛风通络,活血止痛。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追风伞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科土欧
- 分类: 苗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追风伞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科土欧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黔东南地区
- 药材来源: 为报春花科植物狭叶落地梅的全草或根。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祛风通络,活血止痛。
- 主治: 主治风湿痹痛,四肢拘挛,半身不遂,小儿惊风,跌仆,骨折。 (1)《贵州民间药物》:“祛风行血。治风湿瘫痪,小儿惊风。” (2)《贵州草药》:“追风除湿,活血化瘀,定惊,生肌。治骨折,跌打劳伤。” (3)《贵州民间方药集》:“驱风镇静。治小儿惊风抽搐,风湿瘫痪,半身不遂。对脑震荡后遗症抽搐,有一定作用。”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Lysimachia paridiformis var. stenophylla Franch.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狭叶落地梅Lysimachia paridiformisFranch.var.stenophylla Franch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0~50cm。须根淡黄色,数条丛生。茎基部红色,上部绿色,节间长,节处稍膨大,有短柔毛。叶6~18片,轮生茎端,近于无柄;叶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4~16cm,宽1.2~5cm。先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渐狭,枣红色,茎生叶,对生或3枚轮生,下都具数退化成鳞片状叶。花6至多朵集生茎端成伞形花序,有时亦生于叶腋中;花梗长3cm,密被褐色腺体;花萼5深裂,裂片线状披针形,长6~8cm,淡绿色;花冠钟状,黄色,长于花等,5深裂,裂片长圆形,通常有黑色腺条;雄蕊5,长约为花冠一半,花丝下部合生成筒;子房上位,卵珠形,红色,1室,花柱细长。蒴果球形,5瓣裂。花期5~7月,果期6~9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坡草地、灌木林下及沟边阴湿处。分布于贵州、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辛、辣、苦,性热。入冷经。 (1)《贵州民间药物》:“辛,温。无毒。” (2)《贵州草药》:“性温,味苦、辛。”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酒泡。外用:适量,研末敷。
- 考证: /
- 制剂: (1)痹克颗粒。详见附篇一国家标准民族药(苗药)品种第48号。 (2)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详见附篇一国家标准民族药(苗药)品种第42号。
- 选方: 1.治风湿麻木追风伞、红活麻各15g,大风藤30g,泡酒250ml,每次服60ml。 2.治风湿瘫痪追风伞根、藤五加、大风藤、阎王刺、姨妈菜各60g,煎水服,每日1剂;煎水服3次后,再煎水洗,连续使用。 3.治小儿惊风追风伞根、金钩莲各9g,煎水服。 4.治脚抽筋追风伞根60g,伸筋草15g,煨猪肉吃。(1~4方选自《贵州民间药物》) 5.治骨折追风伞、岩豇豆、红四块瓦谷等份晒干研末,调酒外包;若破口骨折,用开水调敷包扎,每日一换。(《贵州草药》)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