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避债蛾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大避债蛾的概览。大避债蛾又名岗董,归类于苗药,为蓑蛾科(避债蛾科)动物大避债蛾的幼虫伤断处流出的黄色体液,可清热解毒,生肌敛疮,消肿止痛。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大避债蛾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药物运用......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岗董
- 分类: 苗药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Clania preyeri (Leech).
- 药物分类: 动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大避债蛾Clania preyeri(Lecch) 雌雄异型。雌成虫蛆式,无翅。体长25mm左右。头部黄褐色,口器退化。胸、腹部黄白色,多绒毛。腹末有一褐色圈。雄虫有翅2对,体长15~20mm。体翅皆褐色至黑褐色,翅脉黑色,前翅有4~5个透明白斑。触角羽毛状。老熟幼虫,体长40mm左右,体黑褐色,头部半圆形,口器发达,咀嚼式。胸部淡黄色,有黑褐色斑,中央有黑褐色横带纹。腹部亦黑褐色。幼虫栖息在巢内,巢为纺锤形,巢外附碎叶片,有时有小枝和整叶片,幼虫移动时携带巢移动。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主要寄生于茶、棉、柑橘、枇杷、白杨、泡桐、梧桐等植物上。每年发生1代或2代。雄虫羽化后飞出,雌虫羽化出来后仍栖于幼虫之蓑巢内。分布于贵州、广东、江苏、江西、安徽、湖北、台湾等省区。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鲜用,随采随用。或将有幼虫的窝剪开,取出幼虫,用手指轻取出虫体,剪去1~2只脚,即有淡黄色的液体流出,滴人消毒杯内。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