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党参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土党参的概览。土党参又名加欧屋,归类于苗药,为桔梗科植物金钱豹的根,可补中益气,润肺生津,止血,通乳。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土党参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加欧屋
- 分类: 苗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土党参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加欧屋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黔东南地区
- 药材来源: 为桔梗科植物金钱豹的根。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补中益气,润肺生津,止血,通乳。
- 主治: 主治虚劳内伤,肺虚咳嗽,脾虚泄泻,乳汁木多,小儿遗尿,小儿疳积。 (1)《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补气,止血,通乳。主治虚劳内伤,肺虚咳嗽,脾虚泄泻,乳汁不多,小儿遗尿。” (2)《苗族医药学》:‘补气,通乳。治咳血,身体虚弱。” (3)《草木便方》:“下乳。补土化痰能生金,益精养神安五脏,虚劳内伤真气生。” (4)《全国中草药汇编》:“补中益气,润肺生津。主治气虚乏力,脾虚腹泻,肺虚咳嗽,小儿疳积,乳汁稀少。”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Campanumoea javanica Bl.subsp.japonica (Makino) Hong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金钱豹Campanumoea javanica Bl.subsp.japonica(Makino)Hong 草质缠绕藤本植物,具乳汁,有胡萝卜状根。茎多分枝,无毛。叶对生,具长柄,叶片心形或卵形,边缘有浅锯齿,长3~8cm,宽2~7cm。花单朵生于叶腋;花萼与子房分离,5裂至近基部,裂片披针形;花冠上位,钟形,白色或黄绿色,内面紫色;雄蕊5枚;柱头4~5裂;子房5室。浆果黑紫色,球形,直径1~1.5cm。种子多数。花期8~9月,果期9~10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海拔400~1 800m的向阳草坡或丛林中。分布于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根部,除去须根及杂质,洗净,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根呈长圆柱形或圆锥形,稍弯曲,常分枝,长8~15cm,直径1~1.5cm。表面淡黄色至土黄色,有明显纵皱,下部常扭曲。质柔软,干燥者易折断,断面粗糙,皮部黄色,中柱类白色。气微,味微甜。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有的微木化。栓内层较窄,有时可见石细胞群散在。韧皮部宽广,有乳汁管群,呈放射状排列,内含淡黄色分泌物。有束中形成层,束间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中心导管密集,向外逐渐成3~8束,单个或2~3个成群,作放射状排列,木射线宽2~8列细胞。本品薄壁细胞含菊糖,并含淀粉粒,单粒圆球形、长圆形、半圆形,直径2~20μm,复粒少见,由2~3分粒组成。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甜,性热。入冷经。 (1)《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性热,味甜,入冷经。” (2)《苗族医药学》:“入冷经。” (3)《草木便方》:“下乳,甘,平。” (4)《全国中草药汇编》:“甘,平。”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 考证: /
- 制剂: (1)金乌骨通胶囊。详见附篇一国家标准民族药(苗药)品种第44号。 (2)清火养元胶囊。详见附篇一国家标准民族药(苗药)品种第91号。
- 选方: 1.治身体虚弱、气虚无力土党参30g,土人参10g,水煎服。 2.治咳血土党参10g,果上叶10g,大叶紫珠15g,水煎服。 3.治乳汁不通土党参10g,黄芪10g,大枣5枚,炖猪脚服。(1~3方选自《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 4.治乳汁稀少土党参、四叶参、薜荔果(均鲜品)各50g,水煎服。 5.治气虚乏力、脾虚泄泻土党参25~50g,山药、大枣各9~15g,水煎服。 6.治肺虚咳嗽鲜土党参50g,百部9g,水煎服。(4~6方选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