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枯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茶枯的概览。茶枯又名枯比鸡,归类于苗药,为山茶科植物油茶的种子,可燥湿解毒,杀虫去积,消肿止痛。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茶枯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药物运用......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枯比鸡
- 分类: 苗药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Camellia oleifera Abe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通常高3~4m,甚至可达10m,树皮黄褐色,光滑,嫩枝微被毛。单叶,互生,革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宽各6~10cm和2~4cm。花色白,直径3~5cm,1~3朵腋生或项生,无柄。萼片圆形,外被丝毛。花瓣5~7,倒卵形,外被疏毛,多数为雄蕊,无毛,排列成2轮,花丝基部成束;子房被毛,花柱分离。蒴果球形,直径3cm左右,被细毛,室背开裂。种子1~3枚,花期9~11月,果期次年秋季(原植物见图265)。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均有栽培。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种子扁圆形,背面圆形隆起,腹面扁平,长1~2.5cm,一端钝圆,另一端凹陷,表面淡棕色,富含油质。气香,味苦涩。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含山萘酚-3-O-葡萄糖基(6→1)鼠李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yl(6→1)-O-α-L-rha mnopyranoside],山萘酚-3-O-葡萄糖基[(2→1)葡萄糖基](6→1)鼠李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 yl-[(2→1)-O-β-D-glucopyranosyl](6→l)-O-α-L-rhamnopyranoside}及蔗糖(sucrose)[1]。
- 药理作用: 茶枯中所含油茶粗皂苷,在体外对玫瑰色毛癣菌、红色毛癣菌和铁锈色小孢子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375%、5%和5%[1]。茶枯的提取物结晶Ⅰ在试管内1mg/ml时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癣菌和堇色毛癣菌有杀菌作用[2]。在含有血吸虫卵的狗粪中加入1%、5%和10%茶枯粉,置30℃作用24小时,粪便孵化转为阴性,或仅有少数毛蚴,表明茶枯有杀灭血吸虫卵的作用[3]。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王吉,等.云南植物研究,1986,8(2):157 药理 [1]朱恒英,等.福建中医药,1989,20(2):44 [2]唐样怡,等.中国医药学杂志,1986,6(9):8 [3]卫生部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等.寄生虫病研究参考资料,1960,(6):9 现代临床研究 [1]叶汉生.广东中医,1961,(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