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枣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拐枣的概览。拐枣又名比看枯,归类于苗药,为鼠李科植物枳椇的果实、种子或根,可解酒毒,止渴除烦,止呕,利大小便,疏经络。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拐枣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药物运用......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比看枯
- 分类: 苗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拐枣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比看枯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松桃地区
- 药材来源: 为鼠李科植物枳椇的果实、种子或根。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解酒毒,止渴除烦,止呕,利大小便,疏经络。
- 主治: 主治酒毒 ,烦渴,呕吐,二便不利,脚转筋,风湿麻木。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Hovenia acerba Lind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积椇Hovenia acerba Lindl 落叶乔木,高达10m。小枝红褐色。叶互生,广卵形,长8~15cm,宽6~10cm,无端尖或长尖,基部圆形或心形,边缘具锯齿。两面均无毛,或下面沿主脉或侧脉有细毛,基出3主脉,淡红色;叶柄具锈色细毛。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花杂性,绿色,花梗长;萼片5,近卵状三角形;花瓣5,倒卵形,先端平截,中微凹,两侧卷起;雄蕊5;雌蕊1。果实为圆形或广椭圆形,灰褐色;果柄肉质肥大,红褐色,无毛,成熟后味甘可食。种子扁圆,红褐色。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坡林缘或疏林中。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华南及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
- 栽培与养殖: 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但不耐空气过于干燥,喜阳光充足,潮湿环境,生长适温20~30℃,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碱性地均能生长,适应性较强。 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种子需砂藏90天后周播。春季条播,行距30cm,沟深2~3cm,将种子均匀播人沟内,覆土后稍加镇压,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当苗高30~40cm时,按行株距400cm×30cm挖穴种植,每穴栽1株。 田间管理:移栽后,每年中耕除草4次,每年春、秋季各追施厩肥、堆肥等1次。冬季剪去阴枝、弱枝。促进树干直立粗壮。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10~11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或碎壳筛出种子。根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种子暗褐色或黑紫色,直径3.2~4.5mm。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酸、甜、涩,性微热。入冷经、半边经。 (1)《滇南本草》:“味甘,微温。” (2)《广西本草选编》:“味甘、涩,性平。” (3)《贵州草药》:“性温,味甘。”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泡酒服。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治酒毒拐枣30g,水煎服。 2.脚转筋拐枣30g,葛花6g,水煎服。 3.风湿麻木拐枣根20g,大血藤15g,水煎服。(1~3方选自《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 4.治风湿瘫痪拐枣树果150g,紫薇树皮15g。泡酒1000ml,早晚各服15~30ml。 5.治小儿疳积拐枣树种子9g,研末,蒸鸡肝吃。(4~5方选自《贵州草药》)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含大量葡萄糖(glucose)和苹果酸钾(potassiummalate)[1]。
- 药理作用: 1.中枢抑制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枳椇子皂苷30mg/kg,能显著减少自发活动,并延长环巴比妥的睡眠时间;大鼠腹腔注射30mg/kg,能特异性地抑制条件反射,显示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小鼠腹腔注射较大剂量(400mg/kg以上)时,对电刺激及戊四唑或士的宁所致的惊厥均有一定的抗惊厥作用[1]。 2.降压作用 小鼠静脉注射枳椇子皂苷3~10mg/kg,均有短暂的降压作用[1]。 3.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枳椇子匀浆液给雄性小鼠以6g/kg、9g/kg灌胃给药14天,以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血清及肝、肾、脑组织中丙二醛(MAP)含量,表明能显著降低血清和组织中MAP含量并呈量效依赖关系;以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明能显著增加小鼠肝、脑组织中的SOD含量[2]。 4.其他作用 枳椇子匀浆液6g/kg灌胃给药7天,能增强小鼠耐寒(20℃)功能和耐热(50℃)功能,并能延长小鼠游泳时间。表明枳椇子能显著增加小鼠综合体能和抵御不良刺激的能力[2]。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Narumi Y.C A,1963,30:83897 药理 [1]Hiroshi K.Saito,et al.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80,1(1):45 [2]王艳林,等.中草药,1994,25(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