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肝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乌鸦肝的概览。乌鸦肝又名付那阿娥,归类于苗药,为鸦科动物大嘴乌鸦的肝脏,可祛风定痫。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乌鸦肝的基本信息,如基原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付那阿娥
- 分类: 苗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乌鸦肝
- 类别: 苗药
- 民族药名: 付那阿娥
- 民族药名出处: 贵州黔东南地区
- 药材来源: 为鸦科动物大嘴乌鸦的肝脏。
- 出处: 《中华本草》苗药卷
- 功效: 祛风定痫。
- 主治: 主治头风眩晕,癫痫。 《苗族医药学》:“有祛风、定痛作用。主治羊癫风。”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Corvus macrorhynchus Wagler
- 药物分类: 动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大嘴乌鸦Corvus macrorhynchus Wagler. 形体较大,重425~500g,全长437~516mm。嘴、脚均粗壮,嘴长与头等长;嘴缘光滑,嘴形较粗。后颈羽毛柔软,松散如发,羽干不显。全体黑色,上体除头顶、后颈及颈侧外,多少染有绿色亮辉;翼下及尾下覆羽中有些羽尖带蓝或绿辉,下体余羽色较暗。虹膜黑褐色;嘴及脚、爪等均黑色。 生活于山区、丘陵或近村落的树林中,常见于田野、屋旁、沙滩等处活动。性好结群。鸣声粗粝而单调。杂食性,主要以昆虫为食。一般于3月开始营巢,4~6月产卵,每次产卵3~5枚。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四季均可捕捉,捕杀后,除去羽毛取其肝脏,鲜用或晒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酸、涩,性冷。入热经。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乌鸦肝)1只;或焙研,入丸、散。外用:适量,煅研调敷。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治羊癫风:乌鸦肝焙黄,研粉内服。(《苗族医药学》)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肉含蛋白质(protein),肽类(peptides),氨基酸(aminoacid),脂类(lipid)。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