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天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巴戟天的概览:巴戟天归属于补阳药,功效为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此外,您可以通过说明书进一步查看巴戟天的药性特征、安全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以及相似药材的辨析、相关分类归属等信息,从而帮助您更全面地认识、了解该药材。
说明书
【饮片名称】
-
巴戟天《神农本草经》汉语拼音Bajitian拉丁名MORINDAE OFFICINALIS RADIX异名
【药材图片】
【来源】
【药性】
-
性味甘、辛,微温。归经归肾、肝经。
【功效】
-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临床应用】
【用法用量】
-
药典用法用量3~10g。其他用法用量参考内服:6~15g;或入丸、散;亦可浸酒或熬膏。
【注意事项】
-
1.有湿热之证禁服。
2.阴虚火旺者不宜服。
【鉴别用药】
-
1.生巴戟天(巴戟肉)、盐巴戟天与制巴戟天
三者为巴戟天的不同炮制品种。生巴戟天味辛而温,长于补肝肾、祛风湿,多用于肾虚兼风湿痹痛,如风冷腰痛,步行艰难。盐巴戟天,盐制后引药归肾,温而不燥,补肾助阳作用缓和,久服无伤阴之弊,常用于肾中元阳不足,阳痿早泄,腰膝酸软无力,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制巴戟天味甘,增加甘温补益作用,偏于补肾助阳,强筋骨,适用于肾气虚损,胸中短气、腰脚疼痛,筋骨无力等。
2.巴戟天与淫羊藿
两者均味辛、甘,性温,归肝、肾经,皆能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同治肾阳虚所致的阳痿、宫冷不孕、尿频,风湿痹痛,腰膝痿软无力,拘挛麻木。然巴戟天微温不燥,补肾除湿之力稍逊,主治肾阳虚弱,肝肾不足证。淫羊藿辛温燥烈,长于温肾壮阳,且祛风湿力胜,善治肾阳虚所致的阳痿、宫冷不孕,肢体麻木拘挛。
3.巴戟天与鹿茸
两者均为甘温之品,入肾、肝经,皆具补肾阳,强筋骨之效,用治肾阳不足,肝肾虚衰,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筋骨痿软。然巴戟天味辛,补益之力不如鹿茸,兼能祛风湿,故多用于风湿日久兼肾虚之证,如风湿痹痛,腰膝冷痛等。鹿茸味咸大补,既能壮元阳,益精血,又可调冲任,托疮毒,适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崩漏带下,阴疽不敛。
4.巴戟天与桑寄生
两者均具有强筋壮骨,祛风除湿之功,用于风湿痹痛,筋骨痿软。然巴戟天甘温,主入肾经,有补肾助阳益精之功,其性温润不燥,又多可用治阳痿遗精,宫冷不孕,腰膝酸软等。桑寄生又具有补益肝肾,固冲任,安胎元的功效,故多用于肝肾不足之腰膝酸软,筋骨无力,以及冲任不固所致的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参考文献】
饮片名称
药材图片
来源
药性
功效
临床应用
用法用量
注意事项
鉴别用药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