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树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黄豆树的概览。黄豆树又名突元亮,归类于维吾尔药,大戟科植物石岩枫Mallotus repandus(willd.)Muell.-Arg.的根、茎,可舒筋活络,祛风止痛,强筋壮骨。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黄豆树的基本信息,如基原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突元亮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黄豆树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突元亮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大戟科植物石岩枫Mallotus repandus(willd.)Muell.-Arg.的根、茎。
- 出处: 中国瑶药学
- 功效: 舒筋活络,祛风止痛,强筋壮骨。
- 主治: 治风湿骨痛、关节痛、产后风瘫、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Mallotus repandus(willd.)Muell.-Arg.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常绿藤本或攀援状灌木,小枝被黄色星状毛。单叶互生,三角状卵形,长3.5~8厘米,宽2.5~5厘米,顶端斯尖,基部楔形、截形或微心形,边全缘或微波状,上面无毛,下面密被星状毛和散生黄色透明腺点;基出三脉。花无花瓣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穗状,单一或分枝,腋生;雌花序顶生或腋生。蒴果球形,被锈色星状绒毛;种子球形,黑色,有光泽。花期5~6月,果期8~9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坡、石岩旁或石墙上,常沿石蔓生。产于广西各地县市;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四川、陕西、福建、广东、台湾等省份;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也有。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年年可采,切段,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叶含水解鞣质石岩枫鞣质,石岩枫酸A、B,石岩枫亭鞣质,葡萄糖没食子鞣甙,丁香色原酮,鞣云实精,石榴叶鞣质,老鹤草鞣质,夫罗星鞣质,野桐酸,野桐鞣酸,短叶老鹤草素-1-核酸[1],石岩枫氰吡酮[2]。还含石岩枫二萜内酯A、B、C、D[3],羽扇豆醇,蒲公英赛醇,无羁萜,α-香树脂醇,熊果酸,3β-羟基-13α-乌苏烷-28,12β-内酯,3β-羟基苯甲酸酯[3β-hydroxy-(13α-ursan-28,12β-olide)benzoate],3α-羟基-13α-乌苏烷-28,12β-内酯,何帕烯二醇[21α-hop-22(29)-ene-3β30-,diol],[4,5]及岩白菜素[6]等。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