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母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黄花母的概览。黄花母又名元旁咪,归类于维吾尔药,锦葵科植物白背黄花稔Sida rhombifolia L.的全株,可清热利湿,消肿止痛,排脓生肌。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黄花母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元旁咪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Sida rhombifolia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直立半灌木,多分枝,高0.5~1米,小枝被短星状绵毛。单叶互生,菱形长圆状披针形,长25~45毫米,宽6~20毫米,顶端急尖,基部楔形,边有锯齿,两面密被灰色短星状毛。花黄色,单生于叶腋。蒴果盘状,分果8~10顶端有2短芒。花期9~12月,果期11~12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坡、平地、路旁、村边。产于广西凌云、龙州、金秀、岑溪等县市;分布于云南、广东、台湾、福建、贵州、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份。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根秋季采挖,枝叶随时可采,切段晒干备用或鲜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地上部分含β-苯乙胺(β-phenethylamine),N-甲基-β-苯乙胺(N-methy-β-phenethylamine),麻黄碱(ephedrine),φ-麻黄碱(φephedrine),鸭嘴花酚碱(vasicinol),鸭嘴花酿碱(vasicinon),鸭嘴花碱(vasicine),胆碱(choline)及甜菜碱(betaine);叶含多种氨基酸:赖氨酸(lysine),组氨酸(histid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亮氨酸(leucine),精氨酸(arginine),天冬酰胺(asparagin),谷氨酰胺(glutamine),丙氨酸(alanine),缬氨酸(val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甘氨酸(glycine),丝氨酸 (serine),苏氨酸(threonine)及酪氨酸(tyrosine);多种脂肪酸: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 acid)及亚油酸(linoleicacid),还含植物甾醇(phytosterols);种子油脂肪酸组成主要为亚油酸、锦葵酸(mal-valic acid)及苹婆酸(stercrlicacid)。
- 药理作用: 1.对肠管平滑肌的作用 全草的水-醇提取液能收缩离体豚鼠小肠,并能被抗组胺药所拮抗,但对兔二十指肠的运动无影响。 2.祛痰润滑作用 黄花母叶含大量黏液质,可用作祛痰剂,润滑剂。 3.抗炎作用 同属植物Sida humilis对大鼠甲醛性关节炎有抗炎作用。
- 参考文献: /
